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涉食品、药品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

编号:
wx1202989536
销售价:
¥35.70
(市场价: ¥42.00)
赠送积分:
36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致力于从实践中的疑难点出发,从较为细致的角度探讨实践中难题的产生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并结合资料梳理和理论上的探讨、展示,目的是针对涉食品、药品犯罪中的疑难问题,提出相对具有稳定性和必然性的结论。实践中的现象层出不穷、纷繁复杂,这里的研究旨在立足事物的共性,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主要对法律适用、证据审查的标准提出理性见解。但这种见解不可能周延到所有实践中感性、经验层面的内容。因此,本书首先立足于三分院、上铁院两级院集中管辖食品、药品犯罪的机制优势,梳理近几年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力求在分析论证方式上既能够立足于实践操作,又能够在经验之上归纳相应的法理依据;最后,本书在论证同时援引近几年集中管辖所办理的新案例,通过案例说明问题,体现理论和实务的衔接度。

引言
一、研究的范围
二、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 涉食品、药品犯罪的共性问题
第一节 涉食品、药品犯罪的两法关系
一、以法益为界分的两法衔接关系
二、两法关系为前提的衍生理念
第二节 涉食品、药品犯罪与其他罪名构成要件的界限
一、与诈骗罪的竞合与界限
二、与毒品犯罪的界限
第三节 涉食品、药品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一、违法性认识的定位
二、司法解释推定条款的内容和特征
三、“异常性”推定依据的原理
四、“同种”“同类”的界定
第四节 涉食品、药品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生产、销售的着手与既遂标准
二、部分已销售部分未销售的停止形态界定
第五节 涉食品、药品犯罪的处罚
一、既未遂形态并存情形的数额计算
二、从业禁止制度的适用
三、货值金额的认定
第二章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辨析
一、“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界定
二、其他“假药”类型的区分与界定
三、小结
第二节 “假药”的证明
一、检验、鉴定的局限性
二、每案必检的正当性
三、其他方法的探索
第三节 涉中药犯罪的认定难点
一、中西药的差异与中药的监管
二、涉中药汤剂类案件的认定
三、涉中药材类案件的认定
四、涉中药饮片类案件的认定
第四节 处罚标准的研究
一、人罪标准的设定
二、出罪条款的界定与分析
第三章 妨害药品管理罪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罪名的定位分析
一、罪名的沿革发展
二、罪名的本质属性
三、“足以”构罪条件的内涵及把握
第二节 “足以”要件的辨析
一、“足以”要件的具体类型
二、相关案例说明
第三节 与其他罪名的衔接
一、与外部罪名的衔接
二、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罪名的衔接
第四章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法条中“足以”的理论定位与适用路径
一、具体危险犯的理论定位
二、合理辩解的预留空间
第二节 司法解释中“足以”的具体认定
一、“严重超出标准限量”的司法认定
二、“为防控疾病等需要明令禁止”的司法认定
三、“病死的畜、禽、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的司法认定
第三节 司法鉴定、检验问题
一、存在的认识分歧
二、鉴定意见、检验报告的作用
三、一般人标准与个体标准的辩证
第五章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界定的疑难问题
一、“因危害人体健康”的司法认定
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款项的适用
第二节 与相近罪名区分标准的把握
一、与侵犯人身犯罪区分标准的把握
二、与毒品犯罪区分标准的把握
三、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区分标准的把握
四、小结
第六章 其他罪名的司法认定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相关司法认定问题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冒充”的界定
二、生产、销售过期、注水食品的认定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过重问题
四、小结
第二节 涉伪劣兽药犯罪相关司法认定问题
一、伪劣兽药的界定
二、伪劣兽药与不合格产品的衔接
三、小结
第三节 非法经营罪相关司法认定问题
一、涉兴奋剂犯罪的认定
二、上下游犯罪与共犯的区分

金华捷,法学博士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第二检察部一级检察官助理,上海市优秀公诉人(新人奖),参与最高检理论应用课题、上海市检察官协会课题多项,在《检察日报》《法律适用》《中国检察官》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ISBN 9787510228599
条码 9787510228599
编者 金华捷刘晓光曹杰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3-05-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182
字数 201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