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管与理》
这是一本相当实用的管理类专业图书。作者经过十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发现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只在乎模式和营销,鲜少考虑经营和系统,特别是对管理经营一知半解,导致企业裹足不前,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该书分为四章,首先强调分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健全科学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岗位和层级的责权利,管理者要权力下放,利益下放,身兼数职、大包大揽都是大忌。其次讲述分工到位、事半功倍。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这个时候就需要组织架构的重构。这部分详细讲解了一个企业各个时期的组织架构图,并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分享了组织架构图的设计标准和依据。接着强调人才在整个企业生产当中的重要性,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而不是强迫或改变一个人去硬做一件不适合他做的事,要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最后讲述人才管理的意义,企业要做大做强,持久发展,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系统。如何衡量人才:一流的人处理明天的工作;二流的人处理今天的工作;三流的人处理昨天的工作。
《经与营 学会做生意 赚钱变游戏》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如何赚钱的企业经营方面的理论书。书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很多生意人常年困惑的问题:如何确保生意稳赚不赔?如何快速找到公司的持续性盈利点?如何源源不断地收到现金?如何让客户一辈子都离不开你?针对这些困局,作者都一一解答,帮助读者打开思路,走出困局。该书分为四个章节,从如何制定企业“经营模型”、构筑企业“盈利模型”、运用企业“商业模型”、寻找企业“生意模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围绕“学会做生意,赚钱变游戏”的轻松赚钱话题,引入大量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浅显易懂,实用实操。如果你能参透其中意思,领悟其中要领,你的企业即将扭转命运,踏上新起点。
《薪与酬》
本书主要围绕为何要分钱、如何分钱、如何发工资、如何分股权这四个维度来写,旨在助力中小企业管理者提升完善薪酬机制,实现企业的业绩增长和老板的身心解放。希望创业中的你能看到这本书,掌握全新的商业思维,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功!
《商业的底层逻辑》
《商业的底层逻辑》共分为八章,分别从战略、利润、经营、人才、激励、分配、绩效、预算八个维度为经营者理清商业的底层逻辑。每个维度又从为什么(WHY)、什么是(WHAT)、如何做(HOW)3个方面去分析阐述,旨在希望能扭转企业老板的认知误区,减少企业的试错成本,让企业学习更系统的经营理念,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高的利润。
《管与理》
苏引华,企业管理类作家、讲师,苏州大脑方程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商业管理讲师,拥有17年的创业经验,有15年专注培训企业的经验,曾出版《设计你的人生》《如何用思维导图快速阅》《薪与酬:分钱分不好,企业容易倒》等专著。
《经与营 学会做生意 赚钱变游戏》
苏引华:“大脑银行” 创始人。
他是一个推销员,用他的热情向全世界推销着他的梦想!
他是一个演说家,用他的激情在舞台上传播着他的智慧!
他是一个企业家,用他超前的眼光构筑着他的商业王国!
他是一个作者,用他真实的内心书写着他的壮丽人生!
他是一个行者,用他坚定的毅力一步步地走自己的路!
《薪与酬》
作者苏引华,企业管理类作家、讲师,苏州大脑方程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商业管理讲师,拥有17年的创业经验,有15年专注培训企业的经验,曾出版《设计你的人生》《如何用思维导图快速阅》《薪与酬:分钱分不好,企业容易倒》等专著。
《商业的底层逻辑》
作者苏引华,苏州共创方程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商业管理讲师,实战派企业家,培训行业领军者,抖音百万粉丝博主,专注于一站式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难题,创建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全新的“框架思维”理论体系,他用两年时间,从8人到800人,打造大脑营行企业的不错团队,成为企业管理培训行业的天花板。出版《商业思维经典语录》《薪与酬》《经与营》《管与理》等图书,推出“商业思维”“系统思维”等实战课程,拥有百万忠实学员。
作者李超,苏州共创方程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从事培训行业10多年,主要负责营销团队打造,为上万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
《管与理》
《经与营 学会做生意 赚钱变游戏》
《薪与酬》
《商业的底层逻辑》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管与理》
在薪酬方面,三位运营人员的底薪全部变为1500元/月,根据产品类型,每卖出一件,奖励提成5~10元。
两个月后,我进行了回访,我的朋友告诉我:“改革前,员工5点30分准时下班,让他们加班绝对不可能。改革后,我都不需要盯着,深夜12点他们还在和客户沟通,努力卖货呢!现在仅一个官方淘宝店,每个月的销售额就有36万元,比以前3个人加起来卖得都多,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就是通过“明确分工”实现“业绩倍增”的典型案例。原来3个运营人员负责一个官方淘宝店,责、权、利划分不明确,根本激发不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重新划定分工,确定了3个人的责任和权力,再加上利益的合理分配,业绩自然就提升了。
企业需要构建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权力和薪酬标准。换句话说,企业要明确员工在相应岗位上的责、权、利。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析这家汽车坐垫公司其他业务渠道销售额无法提升的原因。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找到阻碍公司业绩增长的根源,从而实现企业业绩暴涨、老板身心解放。
这家汽车坐垫公司业务遍布全中国,其中上海地区的销售额优选。上海市场部的业绩能达到15万元/月,市场占有率为30%。根据这些信息,我就问老板:“如果员工全力以赴,上海市场的占有率优选可以做到多少?”他说:“绝对可以做到90%。” 我们来算笔账,市场占有率为30%,对应的营业额是15万元/月,如果市场占有率提升到90%,营业额是不是就可以翻三倍,做到45万元/月这其中的差值有30万元。但为什么这3077元汽车坐垫公司没有赚到?问题就出在上海市场部的内部分工上。
上海市场部有两位同级别的负责人,他们都负责该公司在上海市的销售,但没有在地域上进一步划分他们各自负责的范围。另外,这两位负责人又同时兼任仓储经理、物流经理和招商部经理。
其实这是中小企业的通病——员工身兼数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负责人想管好仓储,就没有时间开拓市场,如果用心去开拓市场,就没有时间安排好物流。表面上公司节省了人力成本,一人多用,实际上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浪费是在哪里产生的?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上海市场部的两位负责人都是销售高手,作为销售人员,他们是为公司赚钱的人,如果能一心扑在开拓市场上,就能帮助公司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业绩。然而,这两位负责人又兼任了仓储经理和物流经理的职务,作为后期保障人员,他们是为公司花钱的人,即使所有时间都花在优化流程上,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依然有限。就是因为附加工作减少了两位负责人的销售时间,所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才做不上去。
既然这笔生意如此不划算,为什么老板还是让员工身兼数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老板不懂得基本的管理知识,不会算账,自认为节省了人力成本,结果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亏的还是自己。
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各位老板,请问月薪l万元,你能否招到一位优秀的仓储管理员?月薪1万元,你能否招到一位优秀的物流配送员?当然可以。也就是说,这家汽车坐垫公司每月虽然节省了2万元的工资,却也流失掉了30万元的销售额。
P6-7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等 |
ISBN | 9787545483215 |
条码 | 9787545483215 |
编者 | 苏引华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2-04-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232 |
字数 | 173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