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中医治未病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历代民众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生存繁衍、生产生活、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对防治疾病,维护健康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组建中医慢性病防控专家团队,共同致力于探索实践慢性病的中医治未病分级分层闭环管理,实现慢性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现已探索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有广州特色的中医治未病慢性病防控管理实践经验,旨在为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第一章 绪论 / 001
第一节 慢性病防控的管理概念与模式 / 002
第二节 我国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索 / 004
第三节 慢性病防控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 / 006
第四节 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务实践 / 009
第二章 中医治未病学的概念与发展 / 013
第一节 中医治未病学的源流与发展 / 014
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学的内涵 / 021
第三章 中医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029
第一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036
第二节 糖尿病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068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099
第四节 胃痛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122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149
第六节 中风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176
第七节 痴呆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199
第八节 肺结节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224
第九节 乳腺疾病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255
第十节 贫血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287
第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中医防控治未病服务规范 / 318
第四章 中医慢性病防控治未病服务适宜技术 / 339
第一节 艾灸 / 340
第二节 穴位贴敷 / 351
第三节 耳针 / 358
第四节 中药熏洗 / 362
第五节 拔罐 / 368
第六节 刮痧 / 378
第七节 穴位埋线 / 395
第八节 腹针 / 401
第九节 节气固元灸 / 407
第十节 穴位注射 / 410
高三德,副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副主任,广州市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广州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副主委,广州广播电视台健康栏目嘉宾。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中医世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享有“送子观音”美誉之称的吴维城教授,深得其家传。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调理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甲亢、痛风等,改善其症状及检验指标。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口腔溃疡、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感冒、腰痛、胁痛、胃痛、腹痛、便秘、胆囊病变、呃逆、脱发、痤疮、荨麻疹等内科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对肺癌、结肠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等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前后运用中药调理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杜文坚,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本科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曾在广州市呼吸研究所进修学习肺功能测定及纤维支气管镜,擅长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常见病,具丰富临床经验。参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课题两项并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善长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进行有效地预防疾病,及时调养体质、干预控制,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力争阻断趋向性疾病的发生。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 | 9787535980625 |
条码 | 9787535980625 |
编者 | 高三德,杜文坚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3-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