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勇气”系列丛书“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套装9册

编号:
wx1203147608
销售价:
¥406.70
(市场价: ¥490.00)
赠送积分:
407
商品介绍

《被讨厌的勇气》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幸福的勇气》
同样以百年前心理学者阿德勒思想为核心,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故事形式展现。
在上次谈话的3年之后,青年已经辞去图书管理员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但是再次出现在哲人面前的他,经历了许多现实(在工作当中)的摧残,对于当初的理想已经感到绝望了:"阿德勒的思想,在外面的世界没有意义。""猛药"级的哲学对谈,再度开始……如果说《被讨厌的勇气》是地图,《幸福的勇气》就是行动指南。
《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变得幸福?」在上次谈话的3年之后,青年已经辞去图书管理员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但是再次出现在哲人面前的他,经历了许多现实(在教育工作当中)的摧残,对于当初的理想已经感到绝望了。
“阿德勒的思想,在外面的世界没有意义。”
“你对阿德勒的思想存在误解”
“猛药”级的哲学对谈,再度开始……
《接受幸福的勇气》
我们一生终拥有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亲人的突然离开,父母、亲子、同事、朋友关系的崩溃,生活压力的无助,疾病的折磨等,在悲欢生死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作者主要通过阿德勒心理学、心理学、个人的经历来探讨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宁静的心灵。本书告诉我们,要获得幸福,就得转换看问题的视角、不断强化练习固有的思维,才能闯进新的心灵世界。
《无畏的勇气》
本书主要内容由五章组成,分别为“丧失的勇气”“找回勇气”“衰老与疾病”“死亡”和“生存的勇气”。在书中,作者不仅论述了某些容易挫伤我们的勇气的事情及勇气受挫后我们的典型表现,而且分析了极具参考意义的思维方法,展示了鼓励、建立自信、避开赏罚教育、恰当评价、调整期待、视他人为同伴等做法的重要性,论述了如何找回“生存的勇气”,重拾“生存的乐趣”,乐享“生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要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勇敢面对人生课题,保持既不过于悲观也不过于乐观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摆脱属性化与保持自立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书中作者强调了人们要适度重视身体发出的声音与呼吁,坦然接受衰老甚至是生病状态,克服死亡恐惧,与自己的内心和解,随时随地保持自由的精神。作者也鼓励我们既要懂得“活在当下”的重要意义,不过度为明日之事担忧,又要树立理想与目标,保持对未来的期待、对生活的热情。
《不完美的勇气2》
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书以及心理学入门书,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论述了阿德勒与他的门生说过的100 句话, 以期能带给读者一些突破自我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 是带给人“勇气”的心理学。在本书中, 阿德勒运用个体心理学对个体、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们的“工作的课题” “交友的课题” “爱的课题” 中要认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并认同、宽待对方的不完美, 要有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认为, 人生不是取决于命运和过去的创伤, 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人生由自己决定, 我们可以用画笔, 自由挥洒自己的人生, 活出不一样的自我。
《不完美的勇气》
阿德勒被誉为“自我启发之父”。本书通过“改变自我”这一主题的详细论述,汇集了阿德勒明确提出的改变自我的方法,以期帮助读者学习改变自我的方法,并加速这个改变的过程。要想改变自我,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性格形成中存在的缺陷。其次,要拥有改变自我的勇气。如果拥有足够的勇气,我们就能从情结中挣脱出来,才能选择自我完善、改变自己的道路。
《不逃避的勇气》
本书对阿德勒的思想轨迹以及阿德勒心理学理论和思想概要进行了系统的追溯和阐释。本书内容共分九章。在第壹章介绍了阿德勒及其著作的基本情况之后,分八章从“关于他者存在”“目的论”“生活方式”“被娇惯的孩子”“优越性追求”“关于神经症”“鼓励:教育和治疗”“寻求人生意义”这八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在论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的同时结合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且,该书在对阿德勒的思想观点加以考察的同时,也尽量联系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并适时给出具体建议。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阿德勒思想及其个体心理学,更可以促使我们以此为契机来反观人生、完善自我。读完本书,能使我们树立直面人生课题的信心和勇气,继而更好地完善自我、丰盈生命。
《被拒绝的勇气》
你害怕被拒绝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你并不孤单。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被忽视、被隔离或是被遗弃的痛苦。但是,如果你的恐惧非常严重,以至于让你无法抓住新机会,创建新的人际关系或是去尝试新的事物,那么,显然有必要去改变这种状况了。这本书将为我们带来战胜拒绝敏感问题所需要的韧性,让我们不再畏惧拒绝,去体验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深刻解读自己的依恋风格——或者说,我们与他人进行联系的方式,并*终揭示畏惧拒绝的根源。借助本书提供的策略,我们将学会培养富有同情心的自我意识,学会管理复杂的情绪。但*重要的是,我们将重新解读拒绝的意义,把它们重新定义为实现个人成长的机会。无论是在恋爱关系中,还是在与同事或朋友的相处中,拒绝原本就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书将为我们提供以自信和力量面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心理工具。
《活出自我的勇气》
本书作者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年轻人如何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健康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自己力量独立生存的人。针对如何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本书分别从“你知道什么”“关于性格”“随时可变”“如何与他人相处”“怎样度过人生”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你知道什么”指出了人类认知的有限性与可能性,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帮读者树立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与信心。第二章“关于性格”则详细论述了性格的诸多方面,明确指出了人际关系中所展现出来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做出的选择。第三章“随时可变”分析了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危害,以及如何喜欢上自己。第四章“如何与他人相处”讲述了与他人相处的方法。第五章“怎样度过人生”论述了人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努力活出自我。

《被讨厌的勇气》
目录
本书的赞誉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译者序
引言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3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5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8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11
弗洛伊德说错了 14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16
你想“变成别人”吗? 18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20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22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26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31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36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38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42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46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51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54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58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61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63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67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70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73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77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80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84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87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89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92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96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99
人际关系“品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103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109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112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115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117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120
批评不好 表扬也不行? 124
有鼓励才有勇气 128
有价值就有勇气 131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134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137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143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145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148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152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155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158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161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165
甘于平凡的勇气 168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170
舞 动 人 生 172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175
对决“人生优选的谎言” 177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179
后记 187
作译者简介 193
《幸福的勇气》
推荐序一 没有足够勇气,你就无法幸福
推荐序二 “自立”尽头的爱
推荐序三 我遇见了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向往
推荐序四 勇者不惧,不惧者幸福
译者序
引言
人们误解了阿德勒思想
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宗教吗? 3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8
所谓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13
关心“他人兴趣” 18
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22
勇气会传染,尊重也会 24
“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 27
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31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33
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35
第二章 为何要否定“赏罚”
教室是一个民主国家 39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42
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45
憎恶我吧!抛弃我吧! 49
有“罚”便无“罪”吗? 55
以“暴力”为名的交流 58
发怒和训斥同义 61
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 64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否定“通过表扬促进成长” 71
褒奖带来竞争 74
共同体的病 76
人生始于“不完美” 79
“自我认同”的勇气 84
问题行为是在针对“你” 87
为什么人会想成为“救世主” 90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94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101
是“信任”,还是“信赖”? 105
为什么“工作”会成为人生的课题 108
职业不分贵贱 111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115
你有几个挚友? 119
主动“信赖” 122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125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128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131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爱并非“被动坠入” 135
从“被爱的方法”到“爱的方法” 138
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141
变换人生的“主语” 144
自立就是摆脱“自我” 147
爱究竟指向“谁” 151
怎样才能夺得父母的爱 154
人们害怕“去爱” 158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 161
爱即“决断” 164
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167
保持单纯 171
致将要创造新时代的朋友们 173
后记一 再一次发现阿德勒 179
后记二 不要停下脚步,继续前进吧 181
作译者介绍 185
《接受幸福的勇气》
前言
第1章 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定义
普遍性的人生意义是不存在的
活着的意义
活得好
谁都想要幸福
最幸福的人
活着就是痛苦
只要活着就不会幸福吗
神所钟爱之人
阻碍幸福的东西
疾病
衰老
死亡
外部原因
在恶政下生活
人际关系问题
认为自己能够幸福的人和认为自己无法幸福的人
幸福和成功
微小的幸福
幸福是质的,也是独特的
幸福和幸福的条件是不同的
幸福和幸运是不同的
命中注定的人或邂逅
实际上是幸福的
幸福和幸福感是不同的
第2章 为什么无法幸福
幸福不是牺牲
个人的幸福和共同体的幸福
比个人的幸福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吗
出于良心的义务和对幸福的需求
今日的良心是对幸福的需求
想要相信人生没有意义的人
害怕建立人际关系
幸福无法引起关注
不想冒着不被爱的风险
担心无人关注自己
对失去的恐惧
第3章 人的尊严
人的行为不存在必然性
选择所带来的后悔
不受感情支配
关于心理创伤
自卑情结
目的也是原因之一
超越决定论
关于原罪
作为启蒙思想的主知主义
责任在于选择者
第4章 与他人的羁绊
人无法独活
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遥远的距离
是敌人还是伙伴
他人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伙伴
共同体的意义
首先,我们是人
他人的存在
所属感
为他人付出
摆脱自我中心
邂逅打破自我封闭
“我汝”关系
共存
爱情
从“我”到“我们”
分清这是谁的课题
自己的事自己决定
第5章 通向幸福之路
不付出就不会幸福
“拥有”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
为了能够认同自己的价值
并非不想认同自己的价值
不要害怕不讲理的上司
攻击他人的价值
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自由
接受真实的自己
作为出发点的我
想做的事、该做的事、能做的事
不与他人竞争
不完美的勇气
投身于人际关系的勇气
把缺点换成优点
贡献感
我也是个有用的人
回到现实
不以生产率衡量人的价值
人不是物体
位格理论
信赖别人
什么是信赖
发现好的意图
信赖别人能够解决他们自己的课题
第6章 如何活出幸福人生
不要活在可能性中
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没有目的地的人生
放手过去
“忘了就没办法了”
与过去无关的决断
结局无法赋予人生意义
过去是会改变的
放手未来
不要把明日当成今日的延续
拥有无限的时间
与死对峙
无论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从痛苦中振作的勇气
当下就能幸福
后 记
参考文献
《无畏的勇气》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丧失的勇气
生存的勇气
鼓励
作为鼓励的治疗和育儿
勇气受挫时
丧失自信
赏罚教育的影响
害怕评价
人生并不单单只有舒适面
因为期待过高而容易对人生失望
对他人期待过高者
刻意营造优越感者
视他人为敌者
第2章  找回勇气
获得勇气
摆脱属性化
自立需要勇气
保持现状就可以吗
关于责任
认可自己的价值
化缺点为优点
与他人的关系
人无法独自生存
我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自我中心主义
整体的一部分
给予和获得
他人是同伴
与他人协作
哪个都不能缺
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首先要量力而行
面对困难课题
重视课题达成与重视人际关系
保持平等
信赖
康复途中的患者之梦
乐观主义
第3章 衰老与疾病
衰老
接受疾病
当身体变成他者之时
心灵生病时
身体发出的声音
从疾病中康复过来
生病的意义—活在当下
自由的精神
第4章  死亡
死亡
伪死亡问题
即便并不常常意识到
勿将死亡无效化
克服死亡恐惧
流传后世
好好活着
第5章  生存的勇气
生存的喜悦
时刻准备着
双重性
改善世界
超越的勇气
从容地活着
后记
《不完美的勇气》
前 言 阿德勒告诉我们的“改变自己”的方法
第1章 人都有自卑感——关于“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性”
第2章 努力装作强大,不如努力变得强大——关于“优越情结”
第3章 把弱小当作武器,无法改变人生——关于“自卑情结”
第4章 缺乏勇气的人往往显得特别,有勇气的人反而显得普通——关于“勇气”
第5章 所有的失败都源于缺乏共同体感觉——关于“共同体感觉”
第6章 情感激烈的人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关于“情感”
第7章 有能力贡献,才有价值——关于“给予勇气”
第8章 如果这件事能做好,那么其他事也能——关于“自我变革”
后 记 你做过哪些努力?
《不逃避的勇气》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章 阿德勒:人和著作
普通人
关于写作
阿德勒的实践
世界的变革
第二章 关于他者存在
人无法独自生存
如何理解他者
同伴关系
他者贡献
整体的一部分
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之译
理想主义者阿德勒
第三章 目的论
人活在赋予了意义的世界
目的论和原因论
作为科学的个体心理学
第四章 生活方式
面向目标的活动
目标追求
个人的主体性
遗传和器官劣等性
兄弟姐妹关系
亲子关系
文化影响
改变生活方式
第五章 被娇惯的孩子
并非缺乏关爱
抵触自立
成年之后的被娇惯的孩子
具有被娇惯的孩子生活方式者的婚姻
俄狄浦斯情结
第六章 优越性追求
作为普遍性欲求的优越性追求
个人性的优越性追求
善之终极目标:善之金字塔
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
正确方向的优越性追求
第七章 关于神经症
神经症式的生活方式
神经症式的生活方式的起源
神经症的逻辑
关于打击
高于神经症的痛苦
如果仅仅是美好意图
被排除的幸福
世界形象与自我中心性
面向未来的原因论
第八章 鼓励:教育和治疗
教育
育儿和教育方针
不批评
不娇惯
保持平等
不表扬
鼓励
正是由于认为自己能做到所以才能做到
对被娇惯孩子的鼓励
不剥夺贡献的机会
贡献感
引导孩子视他人为同伴
治疗中的鼓励
关心他人
作为同伴对峙
第九章 寻求人生意义
我能做什么
保持现状就可以吗
从他人视角来讲
不必刻意营造自己的优越感
不可只知索取,还要懂得给予
去贡献
不逃避人生课题
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自由
责任
由自己决定
聚焦目标
就在这里跳吧
作为现实活动态的生命
关于死亡
现在就能获得幸福
不迷失与人生之间的关联
乐观主义
享受人生
后记
《不完美的勇气2》
前 言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为何名气不大
第1章 一切取决于你自己
——阿德勒关于“自我决定性”的言说
第2章 接纳真实的自己
——阿德勒关于“自卑感”的言说
第3章 情感中隐藏着目的
——阿德勒关于“情感”的言说
第4章 性格此刻就能改变
——阿德勒关于“生活方式”的言说
第5章 所有的烦恼都指向人际关系
——阿德勒关于“人生课题”的言说
第6章 家人就是世界
——阿德勒关于“家庭成员构成”的言说
第7章 不可以斥责,也不可以表扬
——阿德勒关于“教育”的言说
第8章 获得幸福的专享方法是他者贡献
——阿德勒关于“共同体感觉”的言说
第9章 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阿德勒关于“勇气”的言说
第10章 不要背负他人的课题
——阿德勒关于“课题分离”的言说
《被拒绝的勇气》
本书的赞誉
序言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被拒绝感的酸甜苦辣
对拒绝的功能性失调反应
根深蒂固的拒绝敏感问题
对内在自我意象进行评价
对内在他人意象进行评价
四种依恋风格的划分
依恋风格如何帮助我们应对拒绝
第二章  自我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看看你是否感觉稳定
守住忍受力极限
接受你的极限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做记录
学习自我安慰
以STEAM 打造自我意识
第三章  感觉
强化身体意识
正念冥想
以正念方式认识感觉
利用创意艺术发掘我们的原始体验
第四章  思想
认识我们的情绪化思维
重新考虑我们“知道” 的事情
我们的看法因环境而异
我们的自我批评是否已经疯狂
揭示我们的内心冲突
回首人生之初
第五章  情绪
与巨龙对峙
设想一次安全的体验
界定情绪
情感关联的重要性
关注我们的情绪强度
描绘我们的情绪之旅
每次处理一种情绪压力
确定情绪级别
第六章  行动
理解非语言沟通
自我消耗
抵制拒绝
学会建设性反应
让自己忙起来: 分心与满足
运用正念
人际关系中的安抚性接触
第七章  心智化
以参与性好奇看待自己
以好奇心对待他人
对我们当前处境的评价
我是否对拒绝过度敏感
完美并不常见, 缺陷才是永恒
过高期望的负面影响
不断进步, 厘清目标
明智的选择: 在“应该” 和“希望”之间找到平衡点
分析后果
第八章  创建自我接纳意识
以自我肯定维持积极的自我意识
像对待朋友那样看待自己
由外而内地认识自我
了解真相: 我们不仅称职, 而且配得上尊重
金缮: 在支离破碎中发现美
争做强者: 学会寻求帮助
第九章  培养富有同情心的自我意识
针对同情的研究与探索
自我同情不适合我
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表达富有同情心的自我意识
以当下自我帮助未来自我
培养自我同情心绝非朝夕之事
提高警惕, 保持关注
第十章  在关系中实现自我恢复
接近性让所爱之人永远近在眼前
在人际关系中寻找安全避风港
共同创建安全避风港
借助安全基地促进个人成长
在朋友的支持下实现成长
借助安全基地挑战自我批评
后  记
《活出自我的勇气》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你知道什么
无知之知
不知道什么
审视生活方式
独一无二的我
认识自己的必要性
善之意义
一切皆为注定吗
并非一切皆为“善”
质疑既有价值观
未来具有开放性
认识自己并不可怕
目的论
影响决心的因素
第二章 关于性格
作为不幸原因的性格
性格并非与生俱来
人际关系中的性格
性格应由自己选择
幸福与性格
生活方式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遗传
兄弟姐妹位次
为什么会患赤面恐惧症
自我衡量标准
非建设性问题解决方法
父母的影响
家庭价值
家庭氛围
文化影响
第三章 随时可变
你喜欢自己吗
为什么不改变生活方式
如何喜欢上自己
被关注并非理所应当之事
行事总是察言观色
反抗期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被表扬的意义
平等关系
属性赋予
绽放自己的独特光芒
自立需要勇气
保持现状就可以吗
有时也应被人讨厌
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主张
不会说“不”
摆脱自我中心性
去贡献
不再期待被表扬
不需要他人的认可
并非要做特别之事
如何看待他人
说出自己的诉求
人无法独自生存
一切都取决于决心
世界是危险之地吗
树立自信
乐观主义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章 如何与他人相处
构筑人际关系
停止竞争
平等关系始于讲出自我主张
取代复仇的方法
唯有自己能决定
重视课题达成与重视人际关系
不畏惧失败
不归咎于父母
第五章 怎样度过人生
过好当下
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两种运动
人生实苦
亦有可为之事
超越现实
真实地活着
生存喜悦
后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其他
ISBN 2200059000113
条码 2200059000113
编者 岸见一郎
译者
出版年月 2023-12-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