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 对于理解早期中国思想不容忽视的杰出之作· 恶的问题挑战你对为什么好人遭殃的既有认知· 终极思考,先秦诸子如何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 跨越中西,展示战国思想的深刻性和多样性及其与西方哲学的联系和差异
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这个问题在早期中国与在今天一样真实。方岚生以恶的问题为线索,追踪了战国时期的中国思想家在那个充满冲突和分裂的时代,为寻求人类与世界的和解所做的努力。方岚生对《墨子》《道德经》《孟子》《庄子》《荀子》等战国时期主要哲学著作进行了丰富而独具匠心的解读,揭示了复杂文本中的关键问题,并展开了颇具启示性的比较分析,有力促进了早期中国思想家与西方学者之间的跨文化对话。
【作者简介】方岚生(Franklin Perkins),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主编。曾任美国德保罗大学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早期现代欧洲哲学以及比较哲学。著有《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Leibniz and China: A Commerce of Light)等。【译者简介】林捷,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清代学术史、区域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全国高校古委会重大集体科研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古音汇纂》的编撰工作。汪日宣,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先秦、明清与近代的政治哲学研究。曾发表《顾炎武的“天下观”及其现代性转化》《现代汉语“政治哲学”的语言和观念史考察》《现代儒家政治哲学三种理论形态合论》等文章。
方岚生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了原创性的、重要的和接近令人信服的解读。这本书以比较分析为重点,是一部关于古典文本的难得之作,亦会引起西方哲学和思想史学者的浓厚兴趣。……文笔优美,引人入胜,论证出色。——哈佛大学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这本书的丰富之处在于对于人们熟悉的文本做了独到解读,并对这些文本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些问题通过与中国的恶的问题相关联的阅读而得以照亮。——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亚伦·斯塔尔纳克(Aaron Stalnaker)这是一本杰出的著作,任何对中国古典思想感兴趣的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哲学杂志》(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显然,《天地不仁》中的讨论将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表面上是关于善与恶的讨论,但其探讨的领域涉及中国思想史、哲学、伦理学、宗教哲学、行动哲学和政治哲学。——《道: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恶的问题是一个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哲学问题,人们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进行启发性的比较分析,使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能从中受益。这正是方岚生在本书中所做的。——《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这本书是对中国哲学领域的真正贡献。方岚生通过一种“扎根全球的哲学”,以一种对当代哲学家富有意义的方式探讨了早期中国文本中固有的恶的问题。方岚生促进了早期中国思想家与欧洲历史上关注恶的问题的学者之间的跨文化对话。在此过程中,方岚生不仅展示了他对主要原始文本和相关二次文献的把握,还展示了他对当代中国思想、新近出土文本以及西方哲学传统中无数人物的知识广度。——《中国哲学前沿》(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这本书对我们了解中国早期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圣母大学哲学评论》(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这本书值得研究中国哲学的学生一读。——《海斯洛普杂志》(Heythrop Journal)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 | 9787214282903 |
条码 | 9787214282903 |
编者 | [美]方岚生(Franklin Perkins)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4-01-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08 |
字数 | 338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轻型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