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安妮 7册

编号:
wx1203272721
销售价:
¥136.50
(市场价: ¥175.00)
赠送积分:
137
数量:
   
商品介绍

《壁炉山庄的里拉》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新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领衔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白杨山庄的安妮》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新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领衔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壁炉山庄的安妮》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新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领衔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彩虹幽谷》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新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领衔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梦中小屋的安妮》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新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领衔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花季的安妮》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倾情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小岛上的安妮》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新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领衔翻译。★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壁炉山庄的里拉》
安妮的小女儿里拉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壁炉山庄的里拉》以里拉为视角,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灾难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壁炉山庄的人们所承受的无比的伤痛。在四年的战争岁月中,里拉日益成熟,并最终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白杨山庄的安妮》
《白杨山庄的安妮》是有名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品“红发安妮系列”的第四本,该系列从问世至今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活泼、伶俐、倔强并富有想象力的红发女孩,当上了萨默塞德高中校长,和恋人开始了三年之久的异地恋。本册以安妮写给恋人吉尔伯特的信串联,讲述了她在担任校长期间的故事。依然爱生活、爱幻想的安妮,用聪明才智和热情善良,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充满了快乐。
《壁炉山庄的安妮》
《壁炉山庄的安妮》是有名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品“红发安妮系列”的第六本,该系列从问世至今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在为人妻、为人母的过程中,安妮的家庭生活里有新出生的小生命,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烦恼,有相处多年的夫妻间的温情默契,也有两代人之间闹别扭和啼笑皆非的时刻。
《彩虹幽谷》
《彩虹幽谷》是有名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品“红发安妮系列”的第七本,该系列从问世至今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溪谷村搬来了新的牧师一家,带给了村民们无尽的好奇和饭后谈资。牧师家的孩子们和壁炉山庄的孩子们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在美丽的彩虹幽谷玩耍,还从脏兮兮的旧谷仓里捡回了一个叫做玛丽·万斯的流浪儿。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惹了不少麻烦事,屡屡招致村民非议,但每次都化险为夷,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梦中小屋的安妮》
《梦中小屋的安妮》是有名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品“红发安妮系列”的第五本,该系列从问世至今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安妮与青梅竹马的吉尔伯特结婚,离开了绿山墙,婚后定居四风港。在海边的“梦中小屋”里,安妮与她的另一半又会遇到怎样的朋友,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花季的安妮》
十六岁的安妮从女王专科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开始在阿冯利小学执教。安妮依旧是那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的可爱少女。绿山墙又收养了一对双胞胎,淘气的戴维总是麻烦不断……在短短两年的小学教师生涯中,安妮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爱。
《小岛上的安妮》
安妮如愿以偿进入了雷德蒙学院,开始了崭新的求学生涯。在迷人的帕蒂小屋里,安妮、普丽西拉、斯特拉和菲莉帕四位少女,和詹姆西娜阿姨以及三只猫愉快地生活在一起。求学期间,安妮的浪漫主义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她遭遇过好几次荒唐可笑的求婚,也一度错误地迷恋上梦中的“白马王子”。直到故事结尾,安妮才意识到自己所爱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和她一起长大、一起畅谈梦想的男孩。

《壁炉山庄的里拉》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有名女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她勤奋好学、乐观坚强。大学期间,她仅花费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并获得了教师执照。她一生发表过许多小说和诗歌,的当数“安妮系列小说”。其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曾被多次退稿,但在蒙哥马利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文稿最终遇上伯乐,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识中。这本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蒙哥马利从小生活的环境对她的写作影响很大,她生活的爱德华王子岛风景迷人、生态良好,这造就了她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文笔,她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白杨山庄的安妮》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有名女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她勤奋好学、乐观坚强。大学期间,她仅花费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并获得了教师执照。她一生发表过许多小说和诗歌,的当数“安妮系列小说”。其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曾被多次退稿,但在蒙哥马利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文稿最终遇上伯乐,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识中。这本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蒙哥马利从小生活的环境对她的写作影响很大,她生活的爱德华王子岛风景迷人、生态良好,这造就了她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文笔,她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壁炉山庄的安妮》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有名女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她勤奋好学、乐观坚强。大学期间,她仅花费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并获得了教师执照。她一生发表过许多小说和诗歌,的当数“安妮系列小说”。其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曾被多次退稿,但在蒙哥马利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文稿最终遇上伯乐,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识中。这本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蒙哥马利从小生活的环境对她的写作影响很大,她生活的爱德华王子岛风景迷人、生态良好,这造就了她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文笔,她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彩虹幽谷》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有名女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她勤奋好学、乐观坚强。大学期间,她仅花费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并获得了教师执照。她一生发表过许多小说和诗歌,的当数“安妮系列小说”。其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曾被多次退稿,但在蒙哥马利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文稿最终遇上伯乐,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识中。这本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蒙哥马利从小生活的环境对她的写作影响很大,她生活的爱德华王子岛风景迷人、生态良好,这造就了她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文笔,她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梦中小屋的安妮》
 
《花季的安妮》
 
《小岛上的安妮》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有名女作家,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她勤奋好学、乐观坚强。大学期间,她仅花费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两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并获得了教师执照。她一生发表过许多小说和诗歌,的当数“安妮系列小说”。其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曾被多次退稿,但在蒙哥马利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文稿最终遇上伯乐,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识中。这本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蒙哥马利从小生活的环境对她的写作影响很大,她生活的爱德华王子岛风景迷人、生态良好,这造就了她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文笔,她的作品中也总是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壁炉山庄的里拉》
《白杨山庄的安妮》
《壁炉山庄的安妮》
《彩虹幽谷》
《梦中小屋的安妮》
《花季的安妮》
《小岛上的安妮》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壁炉山庄的里拉》
     1.溪谷村“简讯”与其他琐事
一个阳光灿烂、温暖舒适的下午,在壁炉山庄宽敞的客厅里,苏珊·贝克如释重负地坐了下来,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她从早上六点到下午四点一直忙个不停,感觉也该有一个钟头休息和闲聊的时间了。苏珊这才满心欢喜,那天厨房里的一切都进展得格外顺利。“杰基尔博士”并没有化身为“海德先生”①惹她心烦。从她坐着的地方,可以看到她内心的骄傲——自己亲手种植并悉心培养的牡丹花圃,里面盛开着圣玛丽溪谷村靠前、令人叹为观止的牡丹花儿,深红色的、银粉色的,还有雪白色的,层层叠叠,多姿多彩。
苏珊穿了一件新的黑色丝绸衬衫,精致程度不亚于马歇尔·埃利奥特夫人穿过的任何一件衣服,还系了一条浆过的白色围裙,围裙边上镶有钩织的复杂蕾丝花边,足有五英寸②宽,就更不用说点缀的佩饰了。因此,苏珊的脸上洋溢着女人在穿着得体时所特有的自得,她打开手头那份《企业日报》,准备阅读溪谷村“简讯”栏目。关于那个栏目,科妮莉亚小姐(即马歇尔·埃利奥特夫人)刚刚已经告诉过她了,它的篇幅占据了日报的半个版面,几乎提到了壁炉山庄的每一个人。《企业日报》的头版头条,字体加大加黑了,说的好像是斐迪南大公还是谁在某个地方被刺杀了,那个地方名字奇奇怪怪的,叫什么萨拉热窝,但苏珊并没有在这类无趣而又与她无关的信息上耽误时间,她要读的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哦,总算找到了——“圣玛丽溪谷村简讯”!苏珊连忙定了定神,开始大声朗读每则简讯,好尽可能自得其乐。
布莱思夫人和她的客人科妮莉亚小姐在敞开的门边聊天。凉爽而惬意的微风吹过这通向门廊的屋门,随风飘来花园里的阵阵幽香,从挂满藤蔓的角落里传来欢快的谈笑声,令人着迷。里拉、奥利弗小姐和沃尔特正在那里有说有笑。里拉人在哪里,哪里就有笑声。
客厅里还有一个成员,它蜷缩在沙发上,却绝不容忽视,因为这个动物不但个性鲜明,而且是苏珊专享讨厌至极的活物。
猫都神秘,而这只名叫“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简称“博士”)的猫尤甚。它是一只拥有双重性格的猫——也可以说,它被魔鬼附身了,苏珊曾经起誓这样诅咒过。首先,仅就它刚出生时所发生的事情来看,就不可思议。四年之前,里拉·布莱思养过一只格外受宠的宝贝小猫咪,自得像雪,尾巴尖儿上却带了点儿俏皮的黑色,里拉叫它杰克·弗罗斯特。苏珊不喜欢杰克·弗罗斯特,尽管说不出什么确凿的理由,或是不愿说吧。
“相信我的话吧,亲爱的医生太太,”苏珊以前经常发出不祥的预言,“那只猫不会有好结果的。”
“可你为什么这么想呢?”布莱思夫人会问。
“我不用想——我知道。”苏珊每次都这么回答。
壁炉山庄其他的人都很喜欢杰克·弗罗斯特:它身上洗得非常干净,毛也梳得非常整洁,一身漂亮的白色套装总是一尘不染,打起呼噜和黏起人来都十分惹人喜爱,还极为诚实。
之后,壁炉山庄发生了一场家庭悲剧。杰克·弗罗斯特生了小猫!
苏珊对自己的预言应验有多得意忘形简直难以形容。她不是常说那只猫是个骗子,在忽悠人,这最终会得以证实吗?现在他们总该相信了吧!
里拉留了一只小猫,非常漂亮,深黄色皮毛特别光亮柔滑,带有橙色条纹,一双大耳朵金灿灿滑溜溜的。她给这只小猫起名戈尔蒂,对这只淘气的小家伙来说,这个名字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在这只猫小时候,它并没有显露出任何的邪恶本性。当然,苏珊告诫了这家人,那只不像样的杰克·弗罗斯特能生出什么好崽子来,但他们对苏珊絮絮叨叨的不祥预言并不在意。
布莱思一家习惯了把杰克·弗罗斯特当作一只公猫,日子久了这个习惯没法改变。他们继续用“杰克·弗罗斯特”这个男性化的名字,尽管会闹出滑稽可笑的场景来。当里拉漫不经心地提到“杰克和‘他’的小猫崽”,或对戈尔蒂厉声训话“去你妈妈杰克身边,让‘他’给你舔舔脏毛”时,客人们往往十分诧异。
“这挺别扭的,亲爱的医生太太。”可怜的苏珊会怏怏不乐地说道。她自己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案,总是称杰克为“它”或“白色野兽”。第二年冬天,“它”被意外毒死,苏珊也一点儿都不心疼。
P1-3
《白杨山庄的安妮》
     (安妮·雪莉写给吉尔伯特·布莱思的信。安妮,文学学士,现任萨默赛德高中校长。吉尔伯特,医学专业学生,就读于金斯波特的雷德蒙学院。)
白杨山庄
幽灵巷
萨默赛德镇爱德华王子岛
星期一九月十二日
亲爱的:
白杨山庄这个地名是不是还挺有特色的?你可曾听过如此美妙的地名?这就是我新住所的名字,我很喜欢这儿。我也挺喜欢幽灵巷这个名字的,但这只是民间流传的叫法,它的官方名称是特伦特街,其实除了《周刊速递》偶尔提及这一名称之外,平时几乎无人知晓。更夸张的是,当地人看到这一地名时,都会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表情,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问道:“特伦特街是什么地方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为此,我还特意去问了丽贝卡·迪尤,但她也是一知半解。她只知道人们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叫的,传说多年前巷中有幽灵出没。不过,她说,她还从未在巷中见过比她更难看的人物了呢。
我讲得太快啦。你一定还不认识丽贝卡·迪尤吧,不过,你以后会认识她的,一定会。我保证以后会经常在写给你的信中提到丽贝卡。
亲爱的,我这儿正值薄暮时分。(顺便说一句,“薄暮”这个词是不是特别有诗意?相较于“黄昏”,我更爱“薄暮”一词。它听起来是那么地柔和,那么地朦胧,那么,那么地清淡悠远。)白天,我投身于尘世之中;夜晚,我又会沉沉地睡去。只有在薄暮时分,我才是自由的,我属于我自己,还属于你。因此,我才特意留着这段珍贵的时间给你写信,尽管这并不是一封情书。我手中的笔老是剐擦信纸,我可不愿用这支破笔,或太粗、太细的笔来写情书。所以,等我找到一支称心如意的笔再给你写情书吧。吉尔伯特,接下来我想和你说说我的新住所和这儿的居民,他们都可爱极了。
昨天蕾切尔·林德夫人与我一道前往萨默赛德小镇,虽然她表面上说来买些东西,但实际上,我知道她是来陪我寻找住处的。尽管我已大学毕业,还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但在林德夫人眼中,我还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年轻小姑娘,需要“老一辈”的指导监督。
我们是坐火车来的。噢,对了,吉尔伯特,昨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你知道的,我总是会与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不期而遇,就好像我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吸引着它们。
事情发生在火车进站时,我站起身来,弯腰准备去拿林德夫人的手提箱(她准备和住在萨默赛德小镇的一个朋友共度周末),我把手重重地倚在锃亮的椅子扶手上(其实那不是)。突然,我的手狠狠地挨了一拳,疼得我几乎叫了出来。吉尔伯特,我所以为的椅子扶手竟是一个男人的光头。他恶狠狠地瞪着我,很明显我扰了他的清梦。我连忙低声下气地给他赔礼道歉,急匆匆地“逃”下了火车。下车后,我又在不经意间瞥了他一眼,他竟然还在瞪着我。这事可把林德夫人吓坏了。而我的手,到现在还疼着呢! 起初,我以为寻找住处并非难事,因为有位名为汤姆,普林格尔的太太十五年来一直为这所中学的历任校长提供住宿。然而,不知为何,她突然厌倦了“房客的打扰”,不愿把房子租给我。其他几处我所中意的住所,房东也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还有几处我不太满意。我们整个下午都在小镇上奔走,又热又累,头昏脑涨,心情也很低落。在我绝望得快要放弃时,幽灵巷出现了!
我们原本只是去拜访林德夫人的老友布拉多克太太,没想到布拉多克太太说或许有“两位寡妇”愿意接纳我。
“我听说她们想找一位房客,用房租来支付丽贝卡,迪尤的工资。因为,如果没有额外的收入的话,她们就不能再雇佣丽贝卡了。如果丽贝卡走了,谁去帮她们挤那头老红牛的奶呢?”
布拉多克太太目光严厉地上下打量着我,就像是认为我应当去为那头红奶牛挤奶似的。可即使我对天发誓可以去挤奶,她也绝不会相信。P1-3
《壁炉山庄的安妮》
     “今晚的月色多么皎洁啊!”安妮·布莱思自言自语地穿过赖特家花园的小路,朝黛安娜·赖特家的前门走去,看着小小的樱花花瓣随着咸咸的海风轻拂纷纷飘落。
她停下脚步,环顾着山丘和树林——她过去深爱着它们,现在也依然深爱着。亲爱的阿冯利!她已经在圣玛丽溪谷村住了好多年,那里成了她的家,但是阿冯利给她的感觉是圣玛丽溪谷村永远都不能给的。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往日的身影……她曾漫步过的田野欢迎她……往昔甜蜜生活的气息如久久不退的回声萦绕着她……所见之处满满的都是美好的回忆。她昔日流连的那些花园里绽放着朵朵玫瑰,现在依然吐露着旧时的芳香。安妮一直都喜欢回到阿冯利的家,尽管这次回来的原因让人如此难过——她和吉尔伯特是回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她回来已经一周了,可是玛丽拉和林德太太都不舍得她那么快就离开。
原来住过的靠山墙的房间一直都为她留着。安妮回来的那天晚上,林德太太在房间里放了一大束花迎接她。温馨的花儿带着春的气息,散发着家的温暖……她把脸埋在花束里,隐约闻到了难以忘怀的昔日的芬芳。过去的安妮在这芬芳里回来了,那埋在心底的美妙的喜悦荡漾着,绿山墙的屋子张开双臂……拥着她……把她揽在怀里。她深情地看着旧时睡的那张床,上面铺着林德太太亲手缝制的苹果叶花纹的被子,一尘不染的枕头上有林德太太钩织的深色花边……而地板上铺着玛丽拉编织的地毯……镜子里似乎映着那小小的孤儿的脸,还有她那年少的光洁的额头。她记起很久很久以前,第一次来到这里的那天晚上,自己如何哭着人眠。有那么一瞬间,安妮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有着五个孩子的快乐的母亲了……忘记了苏珊·贝克又在壁炉山庄为她织着那神秘的婴儿鞋子了。此刻她仿佛又变回了绿山墙的安妮。
林德太太拿着干净的毛巾进来的时候,安妮还在那儿出神地对着镜子发呆。
“安妮,真高兴你又回家了,真的。你离开这儿都九年了,可是我和玛丽拉还是忍不住地想你。戴维结婚了,日子也不那么冷冷清清的了……米莉真是个小可爱……看看她做的那些馅饼,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她就像只花栗鼠似的对周围的事情好奇得很。不过我总是说没有人像你这样可爱,以后也没有啦。”
“噢,林德太太,可是镜子不会骗人,它坦白地跟我说:‘你已经不再年轻啦。”’安妮打趣道。
“你保养得很好,”林德太太安慰道,“你的气色还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管怎么说,我还没有双下巴。”安妮高兴地说,“还有啊,林德太太,我的老房间还记得我,我别提多高兴了……要是我回来发现她把我忘了,那才叫人伤心呢。再说了,能再次看见月亮从‘闹鬼的森林’里升起,感觉真是美妙啊。”“它就像天空里的一大块金子,是吧?”林德太太说着,感觉自己像是跟着疯狂的诗意飞了起来。谢天谢地玛丽拉不在,听不见她的诂。
“你看那些尖尖的冷杉树,它们在托着月亮呢……山谷里的白桦树也举起手臂伸向银色的天空。它们都长成大树了……我刚来的时候它们还都是小树苗呢……这确实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变老了。”
“树也像孩子似的,”林德太太说道,“你一不留神,它们就疯长起来。看看弗雷德·赖特,他才十三岁,竟然快赶上他父亲那么高了。晚上我们吃热乎乎的鸡肉馅饼,我还给你做了些柠檬饼干。你就放心地睡在那床上吧,我今天刚晒了被褥……可玛丽拉不知道啊,又抱出去晒了一遍……米莉也不知道我们都晒过,她又晒了第三遍。不过我希望玛丽·玛丽亚·布莱思明天会离开这儿——她总是那么喜欢参加葬礼。”
“玛丽·玛丽亚姑妈——吉尔伯特总是这么叫她,明明她只是他父亲的堂妹——还老是叫我‘安妮’。”安妮打了个哆嗦,“结婚后她第一次见我就跟我说:‘真搞不懂吉尔伯特怎么就选了你。他有那么多好女孩可以选。’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我从来都不喜欢她……我知道吉尔伯特也不喜欢她,可他总是顾着自己家族的面子,不肯承认罢了。”
“吉尔伯特会多待一段时间吗?”
“不了,他明晚必须回去,有个病人情况不太好。”
“噢,好吧,他母亲去年也去世了,现在阿冯利已经没什么让他牵挂的了。老布莱思在她去后也没精神了,没啥盼头了。布莱思一家总是这样……他们被世俗的感情给拴住了。现在布莱思家族在阿冯利已经没有人了,想起来还真够让人伤心的。他们家族的血统不错。只是现在……轮到斯隆家族兴旺了,斯隆家族永远是斯隆家族,安妮,哪怕到了世界末日他们也还是斯隆家族,阿门。”P1-3
《彩虹幽谷》
     适逢五月一个晴朗的傍晚,天空呈淡青色,云朵晕染上了西方金色的余晖,倒映在四风港柔和的黑色海岸间。海水在沙滩上悲鸣,即便是在春天也让人觉得悲伤,但是一股诡秘而欢快的风从红色的港湾路上吹来,科妮莉亚小姐略微发福的身影正沿路向圣玛丽溪谷村走去。按理应该称呼科妮莉亚小姐为马歇尔·埃利奥特太太,她已经结婚十三年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称她为科妮莉亚小姐而不是埃利奥特太太。对她的老朋友们来说,还是旧称呼更为亲切。只有一个人对此不屑一顾,那就是苏珊·贝克,壁炉山庄布莱思家那个冷酷而忠诚的女仆。苏珊·贝克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叫她马歇尔·埃利奥特太太的机会,她语气坚决,态度明确,仿佛在说:“既然你想当太太,那我就让你听个够。”
科妮莉亚小姐这是要去壁炉山庄探望刚从欧洲回来的布莱思医生夫妇,他们已经离开三个月了。二月份的时候,他们离家去伦敦参加了一个有名的医学大会。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溪谷村发生了很多事情,科妮莉亚小姐急切地想要与他们讨论一番。其中一件是村里新来了牧师一家。那是怎样的一家人啊!科妮莉亚小姐迈着轻快的步子,但是一想到那一家子就忍不住摇头叹息。
苏珊·贝克和安妮·雪莉(现在该叫她安妮·布莱思了)远远地就看见她的身影向这边赶来。这个时候,她们俩正坐在壁炉山庄的门廊上,欣赏着黄昏的美景呢。睡眼惺忪的知更鸟在摇曳的枫树间放声歌唱,草丛中的水仙花在古老、柔和的红砖墙旁迎风曼舞。安妮坐在台阶上,双手交叉于膝。即便她已经是多个孩子的母亲,可是在和煦的暮色中,看上去仍然像一个少女;她凝视着港湾路,那双美丽的灰绿色眼睛依旧神采飞扬,充满了梦幻的色彩。里拉·布莱思躺在她身后的吊床上,这个胖嘟嘟的小家伙今年六岁了,是壁炉山庄最小的孩子。她有着一头红色的鬈发,一双淡褐色的眼睛。她现在蜷缩着躺在那儿,带着她那独有的滑稽神情睡得正香呢。那个叫雪利的“小棕孩”是家里的重要人物,他在苏珊的怀里睡着了。他有着棕色的头发、棕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肤和绯红的双颊,是苏珊的心肝宝贝。安妮生下他后病了很长一段时间,于是苏珊像母亲般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他。尽管苏珊也很疼爱壁炉山庄其他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受过这种待遇。连布莱思医生都说,要是没有苏珊的悉心照顾,这个孩子可能都活不下来。
“亲爱的医生太太,我和你一样给予了他生命。”苏珊常常这样说,“他是你的宝贝,也是我的宝贝。”的确,每每寻求安慰和保护的时候,雪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跑去找苏珊。摔倒了要找苏珊亲一亲,睡觉时要让苏珊拍一拍,犯了错要挨打时就去躲到苏珊的身后。布莱思家的孩子们犯了错都少不了要挨苏珊一顿揍,她美其名曰是为他们好,但是她舍不得打雪利,即使他的母亲打也不行。有一次,布莱思医生打了雪利屁股一巴掌,苏珊便怒火暴发,如狂风骤雨。“他竟然舍得打一个天使,亲爱的医生太太,他怎么下得了手呢!”她愤怒地痛诉。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那可怜的医生想吃她做的馅饼,门儿都没有。
P1-2
《梦中小屋的安妮》
     “谢天谢地,不管是学还是教,我都跟几何学再也没有关系了。”安妮·雪莉一边带点恨意地说,一边把一本略显破旧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重重地扔进大书箱里,得意扬扬地“砰”的一声扣上盖子,一屁股坐上去,然后用她那双清晨天空般的灰色眼睛,望着绿山墙阁楼另一个角落的黛安娜·赖特。
这座阁楼比较阴凉,令人遐想不已、心情愉悦,阁楼就应该是这样子的。窗户打开着,安妮就坐在窗台上,八月午后的暖阳下甜蜜芳香的空气弥漫而来。户外,白杨树枝随风摆动、沙沙作响。在越过白杨树的树林中,“情人的小径”那条被施了魔法的小路蜿蜒曲折,老苹果园里红红的苹果压满枝头,尽是丰收景象。而在所有这些景色上方的,则是绵延在南方蓝天白云中的大片山脉。透过另一扇窗户,’可以瞥见远处的蓝色海洋——美丽的圣劳伦斯湾,还有漂浮在海上的岛屿,既像一顶白色帽子,又像蓝海之珠,很久以前叫作阿贝格维特岛,这个印第安名字本来娇美而又甜蜜,却被改成爱德华王子岛,变得平淡无奇。
再见到黛安娜·赖特已经是三年后了,时光把她变得有点主妇的样子。不过,同许多年之前与安妮·雪莉在果园坡花园里发誓要永远做朋友时一样,她黑色的眸子依然炯炯发光,面颊红润,小酒窝也一样迷人。她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小婴儿,长着黑色的自来卷头发,在过去两年的快乐时光里,阿冯利村的人们都把她叫作“小安妮·科迪莉亚”。他们当然知道为什么黛安娜给宝宝起名安妮,但对科迪莉亚这个姓氏却百思不得其解。无论是赖特家还是巴里家都从未有过姓科迪莉亚的亲戚。哈蒙·安德鲁斯太太说,她猜想黛安娜是在乱七八糟的小说里找的这个姓氏,纳闷的是弗雷德怎么就同意了呢!倒是黛安娜和安妮相视一笑,她们知道小安妮·科迪莉亚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你总是讨厌几何学。”黛安娜回忆说,嘴角扬起浅浅的笑,“不管怎样,我认为你是真心高兴,教书的使命总算告一段落了。”
“哦,我一直是喜欢教书的,几何学除外。在萨默赛德镇这三年真令人开心。当我要回家时,哈蒙·安德鲁斯太太告诉我,婚姻生活不会如我期望的那样比教书好多少。显然,哈蒙太太的观点符合哈姆雷特的独白,投奔不得而知的境遇,还不如忍受眼前的苦难。”
安妮的笑声响彻了整个阁楼,像久远的往昔一样无拘无束,令人无法抗拒,如今还增添了几分甜美与成熟。在下面厨房搅拌蓝李子果酱的玛丽拉听见了,笑了笑,然后叹息了一声,接下来的几年里绿山墙得多稀罕这亲切的笑声啊!在玛丽拉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知道安妮要嫁给吉尔伯特·布莱思更让她感到幸福了,但快乐总不免伴随着小阴影。过去三年在萨默赛德镇教书期间,安妮还经常回家度假和过周末,但是此后,恐怕一年最多只能回来两次了。P1-2
《花季的安妮》
     八月万物成熟的一个下午,爱德华王子岛一座农舍宽阔的红砂石台阶上,坐着一位修长苗条的十六岁半的姑娘,她有一双严肃的灰眼睛和一头被朋友们称为金棕色的头发。她下定决心要把那么多行维吉尔的诗句翻译下来。
然而,这是八月的下午呀,蓝色的薄雾笼罩着丰收在望的斜坡,轻柔的微风在白杨林间调皮地悄声低语。在樱桃果园一角幼小冷杉树的浓荫衬托下,摇曳着一蓬光彩夺目的红色虞美人。这是个宜于幻想的下午,不适合阅读已经丧失活力的拉丁文。不一会儿,维吉尔诗集不知不觉滑到了地上。安妮双手托腮,凝视着雪山一般堆积在哈里森先生房子上空的那簇壮丽而松软的云彩,她的思绪飞向远方一个美妙的世界。在那里,某位女教师正致力于一项了不起的事业,她安排着未来政治家们的命运,又用雄心壮志激励那些年轻人的思想和感情。
当然,重新面对严峻的现实——不瞒您说,不到万不得已,安妮是很少面对现实的——似乎阿冯利学校并没有多少乐观的物质条件,可以培养出名人来;可是,如果教师持之以恒地运用她的影响,你就很难估计会产生什么结果了。教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对此安妮有一套玫瑰般温馨的理想;这会儿,她正詈身于一个令人欣喜的场景,那是四十年以后,她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一起——至于他究竟为什么出名,她还像处于这近旁的薄雾里一样,不甚明了。不过安妮认为,把他想象成一位大学校长或者加拿大总理倒是挺带劲的——他俯身把脸凑近安妮那只布满皱纹的手,明确地告诉她,正是她首先激发了他的抱负,他在人生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很久以前安妮在阿冯利学校向他传授的那些知识。然而,这愉快的想象被一阵十分令人扫兴的干扰击得粉碎。
一头胆小怕事、体形不大的泽西种母牛慌慌张张地从小路的北面跑来,五秒钟后,哈里森先生光临了——如果用“光临”来描述他突然闯进院子的行为不算太委婉的话。
他不等打开院门,就纵身越过栅栏,怒气冲冲地面对吃惊的安妮。安妮这时已经站了起来,迷惑不解地望着他。哈里森先生是她家右边的新邻居,安妮虽然看见过一两次,却从未和他正面相遇过。
四月上旬,安妮还没从女王专科学校回来,罗伯特·贝尔卖掉和卡思伯特家宅相连的农庄,搬到夏洛特敦去了。农庄被哈里森先生买了下来。人们只知道他姓什么以及他是新不伦瑞克人。他在网冯利住了不到一个月,就以举止古怪出了名。“一个怪人。”蕾切尔·林德太太说。凡是熟悉蕾切尔的人都会记得,她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哈里森先生显然与众不同——大家都知道,与众不同是怪人最基本的性格特征。
首先,他独自管家,并且扬言不要任何傻女子在他房子周围转 悠。阿冯利的女性居民为了报复,到处宣扬他在管家和烹调方面的 可怕故事。他雇了白沙镇的小约翰·亨利·卡特,那些故事就是从 约翰.亨利嘴里说出来的。比如,在哈里森家里,吃饭从来没有固 定的时间,哈里森先生饿了就“啃点什么”,约翰·亨利如果碰巧在场,就进来吃一份,如果不在,就只能等哈里森先生的下一次饥饿发作。约翰·亨利悲哀地断言,要不是星期天回家好好补补,星期一早上他妈妈又总让他带回一篮子“吃食”,他早就饿死了。
至于洗刷碗盆,哈里森先生决不装模作样去做,除非碰上下雨的星期天。那时他才动手在接雨的大桶里把碗盆统统洗掉,然后放在一边,让它们自己晾干。
而且,哈里森先生还很“小气”。当别人请他给牧师艾伦先生捐薪水时,他说要先看看能从艾伦先生的布道里获得几块钱的实惠——他认为乱花钱是不对的。当林德太太为传道活动募捐,并顺便看看他家里的情况时,他对林德太太说,在阿冯利那些老太婆的说短道长中,异教徒色彩比他所知道的任何地方都浓。如果林德太太能使她们皈依基督教,他就乐意为这项事业捐款。林德太太拂袖而去,说可怜的罗伯特·贝尔太太安眠在墓穴里真是幸运,如果她看到以前一向引以自豪的房子竟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准会痛心疾首,不能自已。
“是啊,以前她每隔一天就擦洗厨房的地板,”林德太太愤愤不平地对玛丽拉·卡思伯特说,“可是你瞧瞧现在的情形吧!我穿过厨房时。只好把裙子拎起来。”
P1-3
《小岛上的安妮》
     1.变化的阴影
“收获季结束,夏日也随之离去。”安妮·雪莉一边恍惚地望着收割后的田野,一边吟诵道。她和黛安娜·巴里刚采摘完绿山墙果园里的苹果,这会儿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角落里享受劳动后的闲暇时光。蓟花的冠毛乘着风飞在半空中,就像是一支轻柔的舰队。依然带着夏日香甜感的空气中,混有从“闹鬼的森林’’那边飘来的蕨草种子味。
然而周围的景色早已经秋意盎然。大海在远处沉闷地咆哮着,金黄的麦秆覆盖着被收割一空的田地。绿山墙下方的溪谷中开满了梦幻般的紫菀花,“闪光的小湖”蓝得让人心醉,不是春天那种变幻莫测的蓝,也不是夏天那种浅浅的蔚蓝,而是清澈、坚实而平静的蓝。湖水就像超脱了所有思绪和情感,没有任何杂念地在一片祥和中静静安置着。
“今年夏天可真不错,”黛安娜一边笑着说,一边转着她左手上的新戒指,“拉文达小姐的婚礼给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猜欧文先生和欧文太太现在已经抵达太平洋海岸边啦。”
“我觉得他们都离开太久,差不多能环游世界一圈了。”安妮叹了口气。
“简直不敢相信他们一个星期前刚结婚,现在一切都变了样。拉文达小姐和艾伦夫妇都走了。牧师那栋房子的百叶窗全都合上了,看起来真是寂寞!我昨天晚上路过那里的时候,感觉里面就跟一个活人都没有似的。”
“我们可能再也遇不到比艾伦先生更棒的牧师了。”黛安娜忧郁地总结道,“我想今年冬天应该会有各种各样的候补人选,但可能半数的礼拜日都没有活动。你和吉尔伯特又要走,这真是无聊透顶。”
“弗雷德还在的。”安妮狡猾地暗示道。
“林德太太什么时候搬过来?”黛安娜问道,像是接近没有听到安妮说的话。
“明天吧,我很高兴她能来——生活又迎来一个变化。玛丽拉和我昨天把客房打扫了一遍。你知不知道我多讨厌做这事?当然这是个很蠢的想法,可我就是觉得我们在亵渎圣地。对于我来说,那间老旧的空房一直就像是圣坛。小时候我觉得那里是世界上优选的房间。你记得我以前老是想溜到别的房间里睡觉,除了绿山墙的客房!哦不,绝不是那儿!要是真去那里睡的话太可怕了——敬畏之心会让我根本没法合眼。玛丽拉让我帮忙跑腿拿东西时,我从来没敢直接走进那房间——不,真的,我都是踮着脚尖溜进去的,还得屏住呼吸,就像是在教堂里面一样。而且我从那儿出来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房间里挂着乔治·怀特菲尔德和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就挂在镜子的两边。每次我进去的时候都能看见他俩眉头紧锁,尤其是在我胆敢偷偷照镜子的时候。那可是整栋房子里专享不会把我的脸照变形的镜子。我一直想知道怎么玛丽拉就敢进去客房打扫。现在不仅是打扫,整间房子都被清空啦。怀特菲尔德和公爵也被赶去了楼上的走廊。‘这个世界的辉煌就此逝去。”’安妮打了个总结,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一点遗憾。童年的圣地遭到亵渎,永远都不是令人愉悦的事,就算长大后的我们已不再将之视为圣地也一样。
“你走之后我太孤独了,”黛安娜第一百次悲叹道,“而且下周你就要走了!”
“我还没走呢。”安妮活泼地说,“我们别让下周的忧愁抢走这周的快乐嘛。我真不喜欢自己离开,离开这个好朋友一样的家。说到孤独,我才是该叹气的那个啊!你留在这里也不会没朋友陪,而且你还有弗雷德!可我要去的却是一个接近陌生的地方,半个人都不认识!”
“除了吉尔伯特……和查理·斯隆。”黛安娜模仿起刚才安妮狡猾的腔调。
“当然啦,能和查理·斯隆待在一起真是三生有幸。”安妮讽刺地说道,两位少女毫不含蓄地大笑了起来。黛安娜当然明白安妮对查理·斯隆的看法,但是对于吉尔伯特·布莱思,再诚挚的闺蜜谈话也没办法让黛安娜了解安妮对他的意思。事实上,就连安妮自己也搞不清楚状况。
“据我所知,男生们会住在金斯波特的另一头。”安妮继续说,“我很高兴就要去雷德蒙了,我肯定很快就会喜欢上那里的。不过刚开始的几周内应该不会。以前上女王专科学校时盼着周末回家的那种兴头可能不会再有了。过圣诞节更是像一千年以后的事情。”
“一切都在改变,或者即将改变。”黛安娜伤感地说,“我有一种预感,没有什么事情能变回它们以前的样子了,安妮。”
P1-3

《壁炉山庄的里拉》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白杨山庄的安妮》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壁炉山庄的安妮》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彩虹幽谷》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梦中小屋的安妮》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花季的安妮》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小岛上的安妮》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英国《卫报》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1162602
条码 9787541162602
编者 (加)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译者
出版年月 2022-04-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344
字数 26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