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面对当今世界多元宗教共存、间或彼此冲突的事实,本书出于一种自觉的跨文化意识,探究适用的跨文化方法,以“彼岸”为主题,尝试树立起“跨文化宗教学”的某种样态。作者把“彼岸”作为诸宗教意欲超越现世生存而趋向的目标愿景的喻意性象征,以共情式理解和对话性批判并举的方式,不仅对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彼岸愿景进行重述,而且解析这些宗教将此岸关联到彼岸的各自方式,亦即所谓此岸一彼岸的关联模式,区分了犹太教的信心模式、基督教的中保模式、印度教的内证模式和佛教的寂灭模式,并对它们各自的有效性和得失成败作了批判性的、比较性的反思,或能为理解诸宗教之间的深刻差异和寻求它们之间可能的对话基础提供启发。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犹太教:面向“应许之地”
第一节 地上的彼岸:应许之地
第二节 抵达彼岸之道:守与耶和华的约
第三节 此岸-彼岸的关联:信心模式
第四节 挑战与危机:不见应许?
第三章 基督教:以天国为盼望
第一节 天上的彼岸:天国
第二节 通往彼岸之路:信靠耶稣基督
第三节 此岸-彼岸的关联:中保模式
第四节 挑战与危机:基督论难题及其他
第四章 印度教:以“梵我一如”为目标
第一节 彼岸在“我”:解脱,或日梵我一如
第二节 达至彼岸的进路:四瑜伽
第三节 此岸-彼岸的关联:内证模式
第四节 难题与挑战:唯心及避世
第五章 佛教:以涅槊为彼岸
第一节 绝对的彼岸:涅桀
第二节 通往彼岸之途:八正道
第三节 此岸-彼岸的关联:寂灭模式
第四节 困难和挑战:寂灭法之难和无我问题的谜团
第六章 还能抵达什么样的彼岸
第一节 还能有什么样的彼岸愿景?
第二节 如何抵达可能的彼岸愿景?
参考文献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2731360 |
条码 | 9787522731360 |
编者 | 思竹 著 |
译者 | --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4 |
字数 | 243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
出版年月 | 202403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