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有为有守 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编号:
wx1203292438
销售价:
¥90.72
(市场价: ¥108.00)
赠送积分:
91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聚焦于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与城市公共媒体的关系,是一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墨介绍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亲疏聚分。




当科举和门第嬗变为学校和文凭,以儒家文化为共同价值观的思想框架逐渐解体。从朦胧且短暂的新文化联盟,到各种各样的主义与流派,聚散分群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了近代中国耀眼的知识光谱。




在这样一个大转型时代,知识分子身处都市并接受了新式教育,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他们承担着启蒙大众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他们自身又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怎样的转型?

  
初版序言(2008)




一、都市空间网络




二、管理型公共领域与批判型公共领域




三、都市知识分子的特征




四、知识分子共同体与公共交往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一、从“士绅社会”到“知识人社会”




二、“知识人社会”的公共网络:学校、社团与传媒




三、为何重建社会重心失败?




第二章 士人、城市与权力:清末沪上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一、日常生活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私谊网络




二、认同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会社网络




三、政治变迁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集会网络




四、印刷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传播网络




第三章 岂有文章惊天下:五四时期京沪知识分子的公共生活




一、从上海到北京:《新青年》知识群体与北京大学




二、从政团到社团:《改造》派知识群体的凝聚与介入




第四章 分歧与底线:1920年代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一、 1920年代前中期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二、 1920年代后期上海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第五章 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




一、“左联”知识分子:居无定所的漂泊者




二、“开明书店派”知识分子:植根上海社会的文化移民




三、上海地方名流:跻身城市精英的另类知识分子




第六章 十字街头的象牙塔:1930年代北平知识分子的交往世界




一、胡适派学人群与北平自由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二、传统、现代交往的双重面相与京派文人的交游网络




三、《大公报》与北平知识群体的媒介网络




第七章 地缘、学缘与惯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共同体




一、联大的公共空间




二、联大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与自我认同




第八章 重建社会重心:战后知识分子的同人群体




一、储安平与《观察》群体




二、《时与文》群体




三、胡适与《独立时论》群体




四、吴景超与《新路》群体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86644
条码 9787208186644
编者 许纪霖 等 著
译者 --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628
字数 509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出版年月 202406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