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是由第五届社科法学研习营讲稿而编成的一本法社科研究方法指南,为法学学子及研究者开辟了一条通往高阶法社科研究的明路。
专题深度与广度兼具
本书通过11讲,不仅广泛覆盖了法社科研究的多个重要方面,还对每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不仅助于读者快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激发其深入思考,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权威学者,真知灼见
本书汇聚了社科法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读者带来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授人以渔”,注重能力培养
本书通过“进路”“方法”“技艺”三编的层层递进,不仅教会读者如何选题、如何研究,还着重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叙事能力、对话能力和写作能力。这种全方位的技能培养,旨在帮助读者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学术研究者。
建立“无形学院”,促进学术交流
本书试图通过汇集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学者智慧,构建起一个跨学科的“无形学院”。这一平台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舞台,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法社科研究动态、拓展学术视野的窗口。
总之,本书是一本集前沿性、体系性、深度与广度、权威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优秀教学用书。它不仅是法学学子不可或缺的学术指南,也是所有对法社科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的理想选择。
本书是基于第五届社科法学研习营的讲稿而编成的一本有体系性的教学用书,在注重传授如何“做法社科研究”的同时,强调法社科研究的前沿性和体系性,更加关注专题的深度,为法社科的进阶研究提供指引。本书分为进路、方法和技艺三编,通过11讲来指导学生如何做法社科研究。第一编进路,即研究进路,主要讲授如何做法律人类学、法律认知科学、法律与人文研究;第二编方法,即研究方法,分别介绍了法律经验研究和法律定量研究的过程,讲授了如何运用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如何进行经济分析与演化分析列入研究方法;第三编技艺,即研究技巧,分别涉及如何观察、如何叙事、如何对话与如何写作。这样的编排呈现出法社科研究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处理的全过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社科法学知识体系。本书的主要讲授者是社科法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从不同领域,或从同一领域的不同角度进行讲授,力求“授人以渔”,建立法社科研究的“无形学院”。
侯 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法律和社会科学》主编。
代 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人大法律评论》编辑。
序
作者简介
第一编进路
第一章做法律人类学
第二章做法律认知科学
第三章做法律与人文研究
第二编方法
第四章法律经验研究的过程
第五章法律定量研究的过程
第六章法律的社会理论分析
第七章法律的经济分析与演化分析
第三编技艺
第八章如何观察
第九章如何叙事
第十章如何对话
第十一章如何写作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1350447 |
条码 | 9787301350447 |
编者 | 侯猛,代伟 编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08-01 00:00:00.0 |
开本 | A5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04 |
字数 | 30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