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聊斋图说》创作于晚清,据考证,由“红顶商人”徐润组织当时一些名家高手,根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绘制,作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贺礼,呈送宫廷。据说慈禧太后对此书格外喜爱。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聊斋图说》被沙俄军队掠走。直至1958年4月19日,原苏联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将其移交归还中国。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聊斋图说》全套共48册,现存46册(前两册遗失),绘《聊斋志异》故事篇目418则,绘图725幅,每篇故事绘图页多少不等,少则1页,多至5页。半开绘图,半开文字,文字上半部分是编绘者题诗,下半部分写《聊斋志异》故事内容,可谓图文并茂,绘制精美,设色雅丽,堪称艺术珍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教授说:“《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言文致力于文学写作的最高峰。我总给学生和孩子说,学习文言不可能拒绝阅读《聊斋志异》。” 精选一百则故事,选用名家译文,配以二百余幅《聊斋图说》作品,历经三年的打磨,终于编辑成这套精美的《传世彩绘聊斋志异》。 内文收录200多张彩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除故事文字外,还设计有多个栏目:读名著学成语、说聊斋、锦言佳句、名家评点等。从多方面帮助读者了解故事和拓展阅读视野。 ?作者简介 译者:许君远 (1902—1962) 第一个把《聊斋志异》翻译成白话文的人 《聊斋志异》译本中的上乘之作 作家、报人、翻译家。河北安国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周作人、徐志摩等人的学生,与废名同学。1936年担任上海版《大公报》要闻编辑,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入职《大公报》的主考、证婚人。著有小说集《消逝的春光》、散文集《美游心影》等。译著有《斯托沙里农庄》《老古玩店》等。
《聊斋图说》创作于晚清,据考证,由“红顶商人”徐润组织当时一些名家高手,根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绘制,作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贺礼,呈送宫廷。据说慈禧太后对此书格外喜爱。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聊斋图说》被沙俄军队掠走。直至1958年4月19日,原苏联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将其移交归还中国。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聊斋图说》全套共48册,现存46册(前两册遗失),绘《聊斋志异》故事篇目418则,绘图725幅,每篇故事绘图页多少不等,少则1页,多至5页。半开绘图,半开文字,文字上半部分是编绘者题诗,下半部分写《聊斋志异》故事内容,可谓图文并茂,绘制精美,设色雅丽,堪称艺术珍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教授说:“《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言文致力于文学写作的最高峰。我总给学生和孩子说,学习文言不可能拒绝阅读《聊斋志异》。” 精选一百则故事,选用名家译文,配以二百余幅《聊斋图说》作品,历经三年的打磨,终于编辑成这套精美的《传世彩绘聊斋志异》。 内文收录200多张彩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除故事文字外,还设计有多个栏目:读名著学成语、说聊斋、锦言佳句、名家评点等。从多方面帮助读者了解故事和拓展阅读视野。
译者:许君远 (1902—1962) 第一个把《聊斋志异》翻译成白话文的人 《聊斋志异》译本中的上乘之作 作家、报人、翻译家。河北安国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周作人、徐志摩等人的学生,与废名同学。1936年担任上海版《大公报》要闻编辑,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入职《大公报》的主考、证婚人。著有小说集《消逝的春光》、散文集《美游心影》等。译著有《斯托沙里农庄》《老古玩店》等。
《传世彩绘聊斋志异 上》
《传世彩绘聊斋志异 下》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ISBN | 9787507559330 |
条码 | 9787507559330 |
编者 | [清]蒲松龄 著 许君远,南佳 译 [清]佚名 绘 |
译者 | 许君远,南佳 |
出版年月 | 2024-08-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800 |
字数 | 75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