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构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之维、本体之维、历史之维、现实之维、实践之维对其进行动态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整体性研究。理论之维重在挖掘和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外学者的论述中与议题相关的思想精华;本体之维着眼于对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内涵、特征及功能的描述,揭示其生成的逻辑与规律;历史之维致力于考察和把握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史进程;现实之维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呈现与剖析。
吕峰,法学博士,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紫金”文化人才社科理论类优青,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社科基金等市厅级及以上课题6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在《党的文献》《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市厅级以上奖项5项。
绪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关照
一、研究的逻辑缘由与价值蕴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第二节国外学者意识形态话语权相关理论的思想借鉴
一、文化领导权理论
二、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三、权力话语理论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建构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党的十八大以前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探索
一、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5273346 |
条码 | 9787305273346 |
编者 | 吕峰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3-11-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00 |
字数 | 27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