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帛书老子+增广贤文+鬼谷子+庄子+墨子

编号:
wx1203554950
销售价:
¥147.74
(市场价: ¥178.00)
赠送积分:
148
数量:
   
商品介绍

《墨子》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之一种。《墨子》一书是由其门人后学记录辑集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略晚于《孟子》。《墨子》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家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本次约请专家以中华书局1986年版《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庄子》
   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于是“士”这一阶层的人大量出现。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彼时孟子正游说各国,墨家门徒遍及天下,齐国稷下之学也正当鼎盛,而庄子却主动地选择了“无用”和贫困。庄子中描述他身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饿得形容枯槁,面孔黄瘦,受人讥嘲,有时甚至连温饱都无法解决,还得向人借米;见魏王时,他也只是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踏着用麻绳绑着的破布鞋。
《鬼谷子》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 “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原名《昔时贤文》,亦称《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自清朝后期以来,这部书就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增广贤文》里的语句十分精辟,言语浅白,含义深刻,通俗易懂;形式上,大多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一经成诵,便经久难忘。《增广贤文》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立身安命、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等多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蕴含着丰厚的人生智慧。本书还有很多句子体现了古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知足知止的生存智慧、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方法,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为人处世同样有疗效。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部分直接来自先秦典籍、诸子言论、笔记小说、诗词曲赋等,博采众长,名句荟萃。《增广贤文》作为古人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价值引领、方法指导、动力激发等多重功能,可以给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人生力量。因此,这部书被人们视为处世金箴、做人指南。同时,《增广贤文》中的很多语句直面世事的复杂、人性的弱点,其对人性的深刻洞见,对世情的冷峻观察,对官场腐败等诸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十分犀利。这也正是这部书的深刻所在。

《帛书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将《老子》甲、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篇次依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差异较大者则分别进行翻译,全面呈现《帛书老子》的独特价值,值得期待。

《庄子》
方勇,男,1956 年出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庄子》诠评”等专著,发表与先秦诸子研究的论文百余篇。
《增广贤文》
李冲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多年研读《增广贤文》,颇有心得。
《帛书老子》
1953年3月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文学史教学科研工作。

《墨子》
《庄子》
《鬼谷子》
《增广贤文》
《帛书老子》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庄子》
     那天下最 纯真的道德,就是不失去其本性之实。所以大拇指与第二指连生的不算连并,枝生出一指的不算多馀;长的不算有馀,短的不算不足。故而野鸭的小腿虽然短,但给它接上一段就会造成痛苦;鹤的腿虽然长,但给它截去一段就会带来悲哀。所以本性该长的,就不去截短它,本性该短的,就不去续长它,这样任其长短则没有可忧虑的了。料想仁义不合乎人的本性吧!那些所谓的仁义之士为什么有那么多忧患呢?

     脚趾连生在一起的,剔开就要悲泣;手上旁生第六指的,咬断就会啼哭。这两种情况,有的是超过正常的手指数,有的少于正常的脚趾数,然而它们感到的忧苦是一样的。当今世上的仁人,痛苦地忧虑世上的祸患;不仁的人,却溃乱真实的本性去贪求富贵。料想仁义不合乎人的本性吧!不然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人为何会喧嚣竞逐呢?

     再说,依靠钩绳规矩来使物归于正,这就损害了事物的本性;依靠绳索胶漆使物牢固,这也是戕害了事物的本性;屈身折体以行礼乐,装出和颜悦色来假扮仁义的样子,用来慰藉天下人心的,这就失去了真常自然之性。天下之物各有其自然本性。所谓自然本性,就是曲的不用曲尺,直的不用绳墨,圆的不用圆规,方的不用矩尺,依附着的不用胶漆,捆绑着的不用绳索。所以天下之物都是自然而生而不知道因何而生,都获得各自本性而又不知怎么得到的。因此,古今真常之理是相同的,不可以使其侵削。那么仁义又何以要接连不断,如同胶漆绳索一样缠绕在道德之间,致使天下的人感到迷惑呢!

     小的迷惑会使人迷失东西南北,大的迷惑会使人丧失真常之性。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自从虞舜标举仁义来扰乱天下,天下人没有不为仁义奔走效命的,这不是用仁义丧失了人的真常之性吗?因此我试作论述,从夏商周三代以后,天下人没有不因为外物而丧失本性的。小人为求私利而舍弃生命,士人为求名誉而舍弃生命,大夫为求保持和扩展领地而舍弃生命,圣人为求治理天下而舍弃生命。所以这几种人,他们的事业不同,名声称谓各异,但是在伤害本性、为所求而舍弃生命这一点上,却是一样的。奴隶和童子二人同去放羊,却都把羊丢失了。问奴隶干什么去了,回答说拿着羊鞭在读书;问童子干什么去了,回答说在游戏下棋。这二个人所作的事不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伯夷求名死于首阳山下,盗跖为了求利死于东陵山上。这二人死的原因不同,但在丧失生命、伤害本性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何必一定要肯定伯夷而否定盗跖呢!天下人都是在为所求舍弃生命,那些为求仁义而死的,世俗之人就称他们为君子;为求货财而死的,世俗之人就称他们是小人。他们为所求而死是一样的,却有的成了君子,有的成了小人。假如就丧失生命、伤害本性来看,那么盗跖也就是伯夷了,又怎么从他们之间区分君子和小人呢!
《鬼谷子》
     捭阖第一
【题解】
“捭阖”,原意即开合。陶弘景题注说:“捭,拨动也;阖,闭藏也。”又说:“凡与人言之道,或拨动之令有言,示其同也;或闭藏之令自言,示其异也。”捭阖乃是“与人言之道”,所谓“与人言”,这里指纵横策士的游说。捭阖是纵横策士在游说过程中,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真实意图,并用言辞打动对方心弦,使对方“开”而接受自己的言辞以及言辞之中蕴含的计谋;或在游说中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采用技巧让对方先说出他的真实想法,暗中验证是否与己相符,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所以,按照陶弘景的解释,“捭阖”完全是一种纵横策士游说的技巧。
但是,从本篇的内容看,陶弘景的解释是相当片面的。“捭阖”固然是纵横策士的游说技巧,但文中不止一次地说“捭阖”是“谋之本而说之法”。这就是说,捭阖也是谋略的根本方法。而谋略,则不仅涉及游说对象与游说者两个人,更涉及对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的洞察和对各诸侯国情况的深入了解,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政治课题。《捭阖》篇说:“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根据这段话,实际上本篇是把“捭阖”当作“阴阳”来看待的,是“阴阳”在纵横学领域的特定表述。
阴阳,作为宇宙万物分别具有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早在西周时期就获得了广泛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普遍意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阴阳”为中心的学说成为一个哲学派别,逐渐活跃起来。这一学派中,有的学者致力于用阴阳范畴研究自然天道,如邹衍的阴阳学说;还有的则致力于用阴阳研究社会人事,《鬼谷子》即为代表。捭阖即秉承《易》之阴阳理论,为阴阳法则在纵横理论中的具体应用。阴阳之间相互转化,这种属性影响了策士的世界观,他们在国际局势下纵横捭阖,一切随形势变化而变化,或合纵或连横,选择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论调。所以捭阖是纵横家的立论基础,为其立身处世、游说诸侯、干主求禄之总原则。尹桐阳解释说:“捭同辟,开也;阖,闭也。《易·系辞》:‘辟户谓之乾,闰户谓之坤。’”正得其旨。
本篇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言捭阖之原理,又可分为三层:即捭阖之定义,捭阖之术用于游说之原理及捭阖之术如何运用。何谓捭阖?捭阖即阴阳开合,一阳一阴,或开或合,变化无穷。为何可用捭阖之术来游说?本篇认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总体上也分为“阴”“阳”两类:或贤或不肖,或智或愚,或勇或怯,皆与“阴阳”之理暗合,故捭阖之术可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可用于处理说客与国君(或权臣)的关系上,可用在说客游说技术设计中。捭阖之术如何运用?本篇提出“捭”就是“开”,主要是针对对方而言,让对方“开”,暴露真实意图,从而被我所利用;“阖”则是针对己方而言,己方要“合”,要密而自保;这是运用捭阖之术的总原则。
后半部分言捭阖之术在游说中如何具体运用。纵横策士主要依靠口谈来游说,口有开有合,口之开合与捭阖相似。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默。捭阖之术可用于游说。口开即阳,口默即阴。自己或以阴结阳,让对方夸夸其谈;自己或以阳求阴,以谈辩之锋逼对方哑口无言。如何为之,应伺机而动,因时而应,此即为“说人之法”。P1-2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6491
条码 9787101166491
编者 张松辉 译等
译者
出版年月 2024-07-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568
字数 32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