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全书共分两篇十五章,总篇分别从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市场需求与消费特征、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与产品供给、内蒙古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内蒙古乡村旅游与村民生计等向读者对内蒙古乡村旅游做了总体介绍。专题分析篇从赓续红色血脉的塞外乡村游、非遗文化传承下的乡村游、遥望异域的边境乡村旅游、旅游绅士化下的近郊休闲乡村游、逃离城市喧嚣的乡村旅居度假、景村共荣的乡村旅游、多主体联合开发模式下的乡村旅游、美食飘香的乡村旅游、铺开乡愁画卷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旅游、大美稻田的乡村旅游、黄河渔村的乡村旅游等对对内蒙古乡村旅游的主要部分进行了专题剖析。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丰富、翔实,对乡村旅游研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乌铁红,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现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旅游帮扶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智库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省部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内蒙古旅游协会副会长(旅游教育分会会长),内蒙古旅游学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撰写专著7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专题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自然)基金5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负责人。此外主持或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一些旗县市及旅游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1项。 敖红艳,女,蒙古族,1979年12月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博士,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旅游与乡村地区发展、非遗旅游活化。主持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项,内蒙古文旅厅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项目2项,内蒙古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1项;在《人民论坛》《人民周刊》《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内蒙古日报》《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内蒙古自驾游发展调研报告》。 徐彤,女,1990年8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营销与旅游式学习,入选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引进高层次人才、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首批万名英才百名研究型人才。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文旅部宏观决策研究项目、内蒙古社科青年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先后在《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编撰翻译《旅游与服务业市场营销》等多部书籍著作。
第一篇 发展研究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乡村旅游学术研究述评与国内践行
第一节 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历时性述评
第二节 乡村旅游的国内践行
第三章 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章 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市场需求与消费特征
第一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结构与消费特征的游客画像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分析
第三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优化提升对策及建议
第五章 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与产品供给
第一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第三节 内蒙古乡村旅游产品分析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ISBN | 9787503274121 |
条码 | 9787503274121 |
编者 | 乌铁红 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08-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92 |
字数 | 28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