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以学年为标志,回忆了一个80后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苦乐交加的成长经历。出身于农村,虽然有广阔的田野和自然可以亲近、嬉戏,但是无法逃避的田间劳作很快就结束了作者懵懂的幼年时期;他切身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开始了苦读的少年时期;直至考上大学,经历头角峥嵘、迷茫彷徨的青年时期……1984—2003年不仅是作者成长的2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许多新事物、新潮流涌现了又消失了,通过作者的回顾,我们可以重温被遗忘的过往。书中除了作为主要叙述者的作者,还有一个由50位读者组成的“时光点评团”。点评团成员年龄跨度达半世纪,从50后到00后,他们的点评有的是人生经历的回顾,有的则是不了解情况的好奇发问,或者是跨越时空的共情。弹幕形式的点评、对话,让整本书不再是一个人的记忆,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一个个普通人真实的体温。
本书是一部以时间为顺序、以叙述+点评的模式书写的叙事散文集,以个人视角切入时代变迁,讲述80后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书中呈现的1984—2003年不仅是作者成长、学习的2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在作者的叙述之外,50位读者以手写批注的方式,插入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感受,有回忆,有追问,有调侃,还有共情,不同时代、年龄、身份的人在纸上展开对话,形成了“弹幕”式的交流互动。书中不仅有剪报一样的拼贴小图片,还有多位画家的绘画作品,加上彩色跳跃的“弹幕”,整本书充满了温情和趣味。
薛易,本名王学义,济南人,现居青岛。历史写作者,著有《大唐诗人行》《刀头上的绝响》。一飞,本名李光鹏,济宁人,现居青岛。媒体人、设计师,著有《这里是青岛》《这里是济南》。
楔子 “饥饿年代”的背影1984 消失的“育红班”1985 野地里的天堂 那夜,奶奶的回家路1986 我上过三次一年级1987 信天游,旧舞台1988 小狗“物物”的命运1989 麦垛上的月亮1990 自行车的晃,火柴枪的狂 泥湾里的欢乐与死亡1991 棉花的味道1992 潇洒走一回 分头、茉莉花、孬种的样子1993 刀刃上的冬天 金庸和我的蛮荒青春1994 小树林里的鸳鸯蝴蝶1995 复读班纪事1996 头顶上的倒计时1997 喧哗与寂然1998 鞭子底下1999 纸上青春 北院故事 磁带杀手,兰二时光 世纪末的嬉戏2000 新世纪是碗什么汤 五四三二,花样年华2001 理想、肚子、爱情、月亮2002 翻云覆雨手2003 “非典”岁月彩蛋 十个故事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59879516 |
条码 | 9787559879516 |
编者 | 薛易,一飞 著 著 蔡楠 编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