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为全面掌握黄河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健康现状,识别黄河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黄河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健康修复的对策建议,受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委托,项目组于2023年度组织开展黄河口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并对黄河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系统评估。本书既是对本项目研究成果的汇编。本次黄河口海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工作采用现状调查与历史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根据黄河径流影响的海域范围,站位布设主要采用大面站位均匀布点法,在研究范围内设置了20个站位。项目组分别于2023年5月份和8月份在研究范围内各开展一次浮游生物、浅海大型底栖生物、微生物、沉积物环境、水环境等指标的现状调查,分别于2023年5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各开展一次游泳动物、鱼卵仔稚鱼等指标的现状调查。利用现场数据,结合历史调查数据分析了黄河口海域生境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价了水环境和沉积环境质量状况,获取了黄河口海域生物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生物量、生物优势种现状及变化趋势数据,同时评价了生物多样性状况。
第1章 调查与评价内容
1.1 调查范围
1.2 站位布设
1.3 调查内容
1.4 调查时间及频次
1.5 评价方法
1.5.1 水环境
1.5.2 沉积物环境
1.5.3 浮游生物
1.5.4 大型底栖生物
1.5.5 游泳动物
1.5.6 鱼卵及仔稚鱼
1.6 评价方法
1.6.1 水环境评价
1.6.2 沉积物环境评价
1.6.3 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
第2章 生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2.1 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2.1.1 水文指标
2.1.2 常规指标
2.1.3 营养盐指标
2.1.4 其他指标
2.1.5 水质等级评价
2.1.6 小结
2.2 沉积物环境调查与评价
2.2.1 常规指标
2.2.2 营养盐指标
2.2.3 重金属指标
2.2.4 有机污染物指标
2.2.5 沉积物质量等级评价
2.2.6 小结
第3章 浮游生物调查与评价
3.1 浮游植物
3.1.1 种类组成
3.1.2 密度分布
3.1.3 优势种
3.1.4 多样性评价
3.1.5 小结
3.2 浮游动物
3.2.1 种类组成
3.2.2 密度分布
3.2.3 生物量
3.2.4 优势种
3.2.5 多样性评价
3.2.6 小结
第4章 大型底栖生物调查与评价
4.1 种类组成
4.2 密度分布
4.3 生物量
4.4 优势种
4.5 多样性评价
4.5.1 丰富度指数
4.5.2 均匀度指数
4.5.3 生物多样性指数
4.6 小结
第5章 游泳动物调查与评价
5.1 种类组成
5.2 密度分布
5.3 生物量
5.4 优势种
5.5 多样性评价
5.6 小结
第6章 鱼卵及仔稚鱼调查与评价
6.1 种类组成
6.1.1 鱼卵
6.1.2 仔稚鱼
6.2 密度分布
6.2.1 鱼卵
6.2.2 仔稚鱼
6.3 优势种
6.3.1 鱼卵
6.3.2 仔稚鱼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海水环境
7.2 沉积物环境
7.3 海洋生物生态
7.3.1 浮游植物
7.3.2 浮游动物
7.3.3 大型底栖生物
7.3.4 游泳动物
7.3.5 鱼卵、仔稚鱼
附录 种类目录
A.1 浮游植物物种名录
A.2 浮游动物物种名录
A.3 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名录
A.4 鱼卵、仔稚鱼物种名录
A.5 游泳动物物种名录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ISBN | 9787521013009 |
条码 | 9787521013009 |
编者 | 孙珊,张娟,李志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08-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79 |
字数 | 236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