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 一部让人继续相信人性的传记☆ 一位二战德国军人的心灵史☆ 音乐可以成为闪烁在最深黑暗中的那束光面对似乎永无止境的黑暗,面对迎面碾压的历史巨轮,普通如尘埃之人应当如何自处?本书传主霍森费尔德的故事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历史关键的那一刻做出正确选择。这种选择或许微小,却足以改变他人的命运。对国家、家人的爱、对人性的坚持、对弱者的同情,所有这些集中在一位纯粹又聪颖的人身上,擦亮了他的眼睛,让他能看清眼前每一位活生生的人。
我试图拯救每一个可以拯救的人
德军的撤离变得狂躁。德军占领的建筑变得空荡。德国士兵们从四楼的窗户往下扔鞍具、马具、弹药带、皮具,扔进楼下等待的卡车里。远处沉重的炮火声在墙壁之间回响。步枪子弹打碎了墙上的灰泥,打破了窗户,钻进屋子里。
德国人占领波兰华沙的最后时刻就是如此慌乱和疯狂,波兰钢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躲避在废墟中,当他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一一和千千万万的波兰同胞一样——他遇到了德国军官维尔姆·霍森费尔德。
在罗曼·波兰斯基根据什皮尔曼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家》中,拯救主人公的德国军官只出场了十几分钟,而真实的维尔姆·霍森费尔德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怀疑之前被纳粹党灌输的理念,在波兰,有许多人因为他的勇敢行动幸存下来。正像维尔姆所说的,他“始终关注着面前的人”,将对方视作和自己一样的人,而非抽象的数字。
这是一段关于生命的故事。赫尔曼·芬克深入研究了维尔姆·霍森费尔德的家庭信件和华沙日记,撰写了这部扣人心弦的传记。
赫尔曼·芬克,1940 年出生于德国埃姆斯兰省莱德。他曾在汉堡大学学习历史和社会学,1981年之前在北德广播电台担任编辑。之后,他担任德国公共广播公司驻东京记者五年,北德广播电台/德国西部之声驻华盛顿记者四年。1990 年,芬克回到德国,担任柏林ARD东德工作室负责人。1992年至2000 年,他担任不来梅广播电台台长。自 1978 年以来,文克一直在为年轻人写书。对他来说,让年轻人从历史和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尤为重要。他的作品曾获得一些最重要的青年文学奖。
引言我总是看到对方人性的部分
第一章信仰与军营训练
1.在黑森州的一个村庄
2.第一次世界大战—“愉快地听从指挥”
3.漂鸟运动成员和艺术家的女儿—一对幸福的新婚夫妇
4.良师益友
第二章批判的追随者
1.“我属于这个行列,我能感觉到。”
2.在波兰建造战俘营
3.每一处都是恐怖的景象—“不幸正撕扯着我的心”
4.关于西线作战的意见分歧
5.变更驻地
6.犹太人区—“对我们的一纸诉状”
7.体育官员和毒气防护官员—“德国国防军的体育比赛”
8.宽容与慈悲—“是谁教会了我们仇恨?”
9.与纳粹成员的决裂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ISBN | 9787514238792 |
条码 | 9787514238792 |
编者 | (德)赫尔曼·芬克 著 刘泽林 译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288 |
字数 | 22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