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新要求,结合超大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理论内涵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主要做法和重大经验,探讨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思路和对策。
陶希东,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区域治理、城市治理、基层治理、跨界治理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近年来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城市规划》《上海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及《解放日报》《文汇报》《学习时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学术性论文百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6部、合著10部;主持、参与课题20余项。
夏江旗,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社会治理、政治与社会思想史、农村民俗和宗教。撰写调研报告获多个奖项。译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等。
张友庭,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城市社会学、基于超大城市的基层党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出版专著2部、合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苑莉莉,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慈善公益、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性别。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基本理论体系建构
第一节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界定与特征
第二节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基层社会高效能治理的表现和特征
第三章 超大特大城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经验做法
第一节 人民至上
第二节 重心下移
第三节 党建引领
第四节 科技赋能
第五节 松绑减负
第六节 跨界协同
第四章 超大特大城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基层功能定位与多目标问题
第二节 基层治理幅度与资源配置问题
第三节 条块关系和基层治理负担问题
第四节 社区多主体共治的参与程度问题
第五节 社工队伍激励与治理能力问题
第六节 多系统并行的科技赋能问题
第五章 基层社区高效能应急治理的国际城市经验
第一节 注重社区化、在地化的城市韧性理念
第二节 制订前瞻性的社区应急规划或计划
第三节 建立健全应对危机的社区组织体系
第四节 依法保障社区应急治理的多主体职责权限
第五节 培育以志愿者为主的应急社会力量
第六节 推动社区民众学习应急技能和演练
第七节 推动社区应急治理智能化建设
第六章 提高超大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大策略
第一节 制定清晰的基层功能定位与治理目标
第二节 科学设置基层治理单元及资源配置
第三节 以制度化建设推动基层减负增能增效
第四节 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参与
第五节 提升社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第六节 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 | 9787552047134 |
条码 | 9787552047134 |
编者 | 陶希东夏江旗张友庭苑莉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178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