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自1981年开始结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至今已出到1000种。这套丛书在中国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基本学术建设工程,已成为世界学术汉译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座丰碑的铸就,倾注着几代学者、译者和出版人的心血。翻译同样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活动,翻译的专业和准确一直是这套丛书为读者称道之处。本书为中华读书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数十位“汉译名著”译者的合集,通过这一系列访谈,意在向读者展示“汉译名著”译者一些少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及其从事学术翻译的求索和体悟。
陈菁霞,中华读书报资深编辑、记者。安徽安庆人。早年为文学青年,从17岁发表第一首新诗起,陆续在一些地方及全国性报刊发表诗作几十首(篇),其间有作品被收入冰心主编的诗集。1994年被地方文联推荐入读复旦大学作家班。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从2019年开始着手做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译者系列访谈。目前正在进行商务印书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作者的系列访谈工作。
1.寿纪瑜:为一个小问题,我查了整整30年
2.孙周兴:翻译是一件严肃又好玩的事
3.许明龙:译书难,重译经典最难
4.吴模信:布罗代尔夫人对我的帮助,此生难忘
5.方福前:汝果欲学译,工夫在译外
6.米健:翻译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7.张卜天:在中国科学史界,哥白尼形象从未被刷新过
8.郑戈:凡不能怀着激情去做的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9.洪汉鼎: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10.梁治平:法律与宗教实是人类经验的两个方面
11.王宇:我希望将更多的世界经济学名著介绍给中国读者
12.晏绍祥:翻译一本书比写一本书贡献更大
13.鲁旭东:学术翻译对20世纪中国文化的影响
14.韩水法:学术经典翻译对我的学术生涯具有基础性意义
15.王荫庭:习四门外语,毕生俄译名著四百万言
16.蔡运龙:借他山之石,打开地理学理论宝库的大门
17.张祥龙:它激发我去理解中国哲学中神秘体验的向度
18.蓝琪:《草原帝国》为我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19.郑永流:译事之难,犹如一仆之侍二主
20.汲喆:翻译是“真诚的背叛”
21.张维佳 田飞洋:今天,我们应在全球大视野下研究东亚语言
22.左大培:这本译著是我近20年学习和研究的“副产品”
23.黄燎宇:翻译《艺术社会史》是一项浩大的“拆建工程”
24.高建平:《艺术即经验》推动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
25.姚小平:洪堡特是我考察中西语言学史的一大起点
26.杨春学:李斯特对我更重要的影响是他的精神形象
27.周流溪:继续完成吕叔湘先生未竟的事业
28.李秉勤:中国的社会政策,要学习西方经典,更要寻找自己的方向
29.徐家玲:以郭守田先生为榜样,甘当“垫脚石”
30.廖申白:会通中希伦理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31.邵宏:我们要对重译有一个开放愉快的心态
32.一篇未完成的采访稿——纪念任允正先生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ISBN | 9787100246248 |
条码 | 9787100246248 |
编者 | 陈菁霞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3-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0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70g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