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国影响

编号:
wx1203562420
销售价:
¥66.40
(市场价: ¥80.00)
赠送积分:
66
数量:
   
商品介绍

《人民日报》海外版推荐,一套建立文化自信的文化中国读本:
《人民日报》海外版力荐《文化的江山》系列。目前还没有一部作品像《文化的江山》这样如此系统和鲜活地挖掘出文化中国的巨大价值的,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在重新定义中国,中国如何面对世界时,这是中国人都应该研读的文化中国读本。

开创“文化的江山”史观,重新理解中国历史,解析了“何以中国”的问题:
为什么要重新理解中国历史?
历来写史,多以王朝为本位,以宫廷政治和帝王权谋为主线,被王朝史观牵引进王朝中国的历史。每代王朝不过几百年,王朝中国只是历史表象,绵延几千年的“文化的江山”才是历史的本体,“文化的江山”对中国历史进行价值重估和本体重建,解析了“何以中国”的问题。

立足本土文化看历史,回答了“中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
本套书摆脱二十五史里的王朝中国,以文化史、文明史的眼光重读中国历史,发现一座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文化的江山,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带来新鲜的视角和无限可能。

以全球史观解读中国历史,融合多领域智识,思考“中国人往何处去”的问题:
只就中国历史谈中国,已经不适合今天的时代,作者把“文化的江山”放在全球史的框架下考察,结合了地理、考古、艺术、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智识,观察中西方不同文化潮流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交织并进且互相影响,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何种影响,试图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思考人类文明的走向。

梳通千余年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脉络,探究历史和文明进程背后的思想与文化动力:
古代中国思想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思想的演变分别开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时期?
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到了什么作用?
又如何一次次成为文明的突破口?
作者不拘于成见,不局限于考据,以贯通式的哲学思辨,分析思想与文化的变革如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诗性的文笔,深刻的洞见,有故事,有灵感,有思想,有体系,呈现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演进历程:
中国历史,不仅要看得明白,还要好看。
汉字是一种怎样的契约?
河姆渡人的幸福指数有多高?
为什么说庄子是一条想飞的至乐之鱼?
……
《文化的江山》摆脱碎片化的历史叙事,不用晦涩的理论,专注于文献的解读和历史现场的还原,以诗化的语言、哲学的思辨,吟唱出气象万千的中国史,感受历史人物的悲喜与灵性,数千年中国史翩芊飞扬,比考据式的中国史好看。

17—18世纪,当“中国风”吹到欧洲,“中国”便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欧洲人这才发现,中国人除了有丝、瓷、茶,还有欧洲人所说的那种“哲学”,于是,孔子被欧洲人称为“哲学家”。随着理性的上升,“哲学”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取代了神性、宗教,而与神学平起平坐了。不仅如此,“哲学”还赋予国家绝对精神,使国家观念成为绝对精神的集中反映。
在“中国风”的影响下,孔子作为国家主义的代表,其历史地位与欧洲的国策密切相关。孔子不但是中国历代帝王师,也成了启蒙运动中欧洲君主的老师。可一旦历史的风向从君主转向民主,孔子就不再是欧洲君主们的选项。他们改以希腊为师,使国家在君主制的基础上,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进行改良。在这一转变中,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对孔子和《论语》等东方思想做出了评判。
作者回应了黑格尔提出的中国“非历史”这一命题,反思谢林中国“非神话”的论断,回顾了一个中国人对孟德斯鸠的启示,再现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关于中国思想文化的辩论,分析了尼采的精神变形,讲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中,经历了军事革命、经济革命的欧洲人,在思想文化转型期,对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器物的追捧,以及在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时,欧洲人对中国儒学、道学等思想的吸收与评判,解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欧洲人对国策、国家道路如何做出方向性选择。
在作者笔下,先秦至近代的中西思想家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景貌,阐释了中国思想文化对近代西方的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揭示了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启迪、中国作用和中国影响。

刘刚
自由写作者,独立学术人,专栏作家,以市场经济安身,在文化江山立命。主要著作:《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自由的款式》《中国近代的财与兵》《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近代卷)》《回到古典世界》(以上均与李冬君合著),《中国史诗》。

李冬君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著作:《走进宋画》《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乡愁的天际线》《思想者的产业》(合著)《载舟覆舟:中国古代治乱的经济史考察》(合著),译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叶隐闻书》。《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国家人文历史》《新京报》等媒体专栏作家。

引言:发现文化的江山

第一章 当欧洲刮起了“中国风”
一、回应黑格尔:中国“非历史”吗?
二、反思谢林:中国“非神话”吗?
三、回到莱布尼茨
1. 与中国的前定和谐
2. 成就一个大同世界
3. 开创世界主义科学

第二章 欧洲往何处去
一、说不尽的中国与希腊
二、对中国文化的指控
三、伏尔泰与孟德斯鸠的辩论
四、一个中国人对孟德斯鸠的启示

第三章 启蒙运动的变奏
一、黄宗羲的难题谁来解
二、讲究科学的政治
三、政治要有客观性
四、卢梭通往哪里
五、洛克的中国功课
六、启蒙:我思、我疑、我批判

第四章 西方文化怎么了
一、从圣人之死到上帝死了
1. 圣人为何要死
2. 死后如何复活
3. 上帝怎么死的
二、尼采的中国韵味
1. 尼采的精神变形
2. “老子化胡”新传奇
三、从《浮士德》看歌德与中国
1. 浮士德精神的构造
2. 浮士德形象的原型
3. 浮士德没有结局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21769388
条码 9787521769388
编者 刘刚,李冬君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3-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356
字数 210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