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隐士”给人风度翩翩的印象,然而隐士卓然出尘的形象,是魏晋南北朝之后慢慢成形的。在此之前,士人在仕与不仕之间的选择,时常因为文学的歌颂而逐渐扁平化,细节与脉络被埋没。士原为低级的贵族,因此早期的士不会面临仕与不仕的问题。春秋晚期,贵族与庶民的界限被打破,“仕”才成为一种专业,士人才需要在“仕”与“不仕”之间做出选择。但不仕并不等于“隐”。先秦至两汉,经历封建制崩溃到郡县制大一统王朝的兴起,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和“以经术取士”之后,士人群体从百家争鸣、士庶杂处逐渐儒家化、宗族化和官僚化。由于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士人离开政治权力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从“隐逸”到“不仕”,再到“以不仕为隐”的过程。? 本书通过爬梳《史记》《汉书》《高士传》等史料,运用量化统计的方法,对先秦至西汉时期的“不仕之士”做了全面统计分析。通过士人仕与不仕的人生选择,可以窥见封建社会走向大一统过程中,隐逸传统的建立与变迁,以及士人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
仕途之外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ISBN | 9787229194215 |
条码 | 9787229194215 |
编者 | 白品键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56 |
字数 | 24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75g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