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投资的本质》
"★一本书读懂更真实、更本质、更深刻的投资家段永平
★跟随作者深入浅出的笔触,领略段永平数十年的精彩人生,感悟他的投资智慧
★在数十年的投资生涯的关键时刻,段永平是如何思考的,他说了什么,又是如何做的。
★无论是关于投资、企业管理、商业探索,还是人生、财富,段永平都言辞诚挚、一针见血、直达本质。"
《段永平传》
小霸玉、步步高是耳熟能详的国民品牌,而其背后的段永平则神秘、低调,鲜为人知。他是隐秘角落里的商业传奇,他白手起家、用10年光景连续打造出影响亿万家庭的爆款产品;正值事业巅峰之时,他却为爱隐退,从企业家化身投资人,再次缔造业界奇迹。本书试图探寻段永平成功背后的故事,详细描述他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创业经历,那些胸怀梦想的创业者可以从他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投资的本质》
他低调、神秘,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常年在海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却是不折不扣的商业教父。他白手起家,以惊人的商业天赋,打造了步步高、OPPO、vivo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国民品牌。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为了家人,他毅然隐退商海,转而投资股市,于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抄DI网易,狂赚百倍,接着他投资苹果、茅台、腾讯等公司,不断创造投资佳绩,多年的投资实践与传奇,让他被誉为“中国版的巴菲特”。
本书重点讲述了段永平先生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和投资的经历,通过案例拓展和内容延展的方式,清晰明了地讲述投资的底层逻辑,让读者从段永平关于投资的思考和总结中领悟价值投资的真谛。
《大道》
《大道》的内容选编自段永平在网易博客和雪球网上发表的言论,涵盖个人投资心得、企业管理经验,以及对子女教育和社会公益的看法,文本来源选取的时间为2006年到2025年初。全书共30万字,分为五章,分别是:投资大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人生箴言、演讲与访谈。本书倡导的“本分”、“平常心”等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出中国企业的风貌,所表述的关于“小霸王”、“步步高”、苹果、贵州茅台等公司的创业或投资经验,对企业界和投资界有重要借鉴意义。
《段永平传》
王桂娟,财经作家,润商文化签约作家。专研企业史、品牌传播、商业家族变迁等。渴望以已之笔探寻商界领袖成功背后的故事,还历史以本真。著有《彭蕾传:阿里巴巴背后的女人》。
《投资的本质》
孙力科,知名财经作家,致力于对当代成功政治、财经人物的研究和挖掘,力图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内心世界,著有《巴菲特内部讲话》《任正非传》《华为传》等。
《大道》
赵理亚,资深价值投资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段永平投资思想体系的研究与传播。作为国内系统梳理段永平思想的投资人,他编纂的《段永平投资问答录》百万字体量呈现了段永平多年来在平台上与网友的问答,建立起涵盖商业逻辑、企业文化、价值投资等维度的框架。作为践行价值投资理念的公益行动,赵理亚承诺将全部版税收益捐赠给六和公益阅读发展中心,用于支持阅读推广事业,彰显知识传播与社会责任并举的价值追求。
芒格书院,由资深出版人施宏俊先生于2020年创立,是一个致力于终身学习和认知升级的知识资源平台,专注于推动价值投资理念的传播与实践。
《段永平传》
《投资的本质》
《段永平 步步为"赢"》
《大道》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段永平传》 第二节砸掉国企“饭碗” 作为高考恢复后第二批高材生,段永平毕业后的去向不用发愁,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届的大学生很特殊,他们是在十年文化断裂中依然坚持学习的人,他们普遍有一种“知识饥渴症”。所以,他们在考上大学之后,会抓住一切机会,汲取知识,给自己充电。因为这不仅仅在于打败了全国90%以上的人,更在于高考恢复的背后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有的处境,所以更会铆足劲地学习。 无怪乎有人评论道:“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级、78级那样,年龄跨度极大,而且普遍具有底层生存经历。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级、78级那样,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并痛入骨髓地反思。不会再有哪一届学生像77级、78级那样,以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读书学习……这就注定了77级、78级要出人才。”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未来中国的企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威震中国家电行业的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康佳集团 陈伟荣以及TCL董事长李东生,三人都在1978年春天成为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的一员,而且在同一个班。鼎盛之时,他们掌管的三家公司的彩电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故而被业界称为“华工三剑客”。 此时段永平还未完全展露出他的经营才华。因为专业的关系,毕业后他被分到北京电子管厂(774厂),这是一家走在中国电子工业前列的科技型国企,同时也是当时亚洲 的电子管生产企业,光员工就有近1万人。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就是由北京电子管厂旧址改建而来的,其规模可见一斑。 企业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身为外地人的段永平还获得了额外福利——北京户口,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正是基于此,北京电子管厂虽然给的待遇不高,却集聚了众多人才。只是这里的氛围不太好,“大家都觉得自己很能干,大家都觉得自己待遇低,可是大家什么都不干”。 当大部分人随波逐流、碌碌无为时,有一部分心怀梦想的人选择了奋斗,其中有两个人后来成为中国工业 的标志性领袖人物,一位是段永平,另一位是和他一同进厂的王东升——京东方集团创始人。 不过,王东升是带着光环进来的,他被时任总会计师原孝钟挑过来担当重任,而段永平只是电子管厂众多工人中的普通一员。 即便没有王东升那样耀眼的背景,段永平依然是很多人眼中的幸运儿,毕竟电子管厂是当时国企中的龙头,进入这家企业就相当于有了衣食无忧的“铁饭碗”。然而,科技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上一秒还是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下一秒就是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在沙滩上的咸鱼了。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电子管厂也面临这一困境。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子管厂赖以为生的关键技术正迅速地被时代抛弃。而厂领导并没有意识到发展半导体技术的重要性,错失了转型良机。 P8-9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等 |
ISBN | 9787521774665 |
条码 | 9787521774665 |
编者 | 芒格书院 编等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512 |
字数 | 42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