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山河为证:地理视角下的中国史(上下册)从地理何战争着眼,看透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密

编号:
wx1203665155
销售价:
¥87.48
(市场价: ¥108.00)
赠送积分:
87
数量:
   
商品介绍

※ 一部视角独特的中国大历史,聚焦历史变局的关键时刻,从地理和战争视角把脉古代王朝的兴衰成败,看懂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密码。
为何发生在殷商城外的牧野之战会决定商王朝的命运?
处于西北边陲的秦国为何能逐步向东逼近,一扫六国,平定中原?
作为蜀汉之“股臂”、曹魏之“鸡肋”的汉中,何以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襄阳之险固如何支撑南宋在金兵的铁骑前残喘六年?
土木堡之变为何埋下大明覆灭的祸根?
安庆又何以扼江淮之咽喉,造就晚清最后的回光返照?
※ 突破单一史学叙事框架,揭示被宏大历史掩盖的矛盾与冲突,从16场关键战争看各路英雄争霸,看透宏大历史掩盖下的矛盾与冲突,揭秘乱世风云下成王败寇的权力游戏。
牧野之战的前夜,发生在朝歌、洛阳和孟津的间谍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土木堡之变震惊华夏,守门天子沦为叫门天子,你的“堡宗”朱祁镇在位期间究竟还有多少谜之操作?
※ 了解历史真相,复盘战争演变,读懂关键事件决策逻辑,从中学帝王心术、权术谋略、人情世故,更高维度视角理解历史棋局。
※ 小说笔法重构大战场景,叙事鲜活,好读易懂。严谨而不失生动的笔法能将展现书中腥风血雨的世界
说到襄阳,它是“柔弱南宋抗击蒙元的硬脊梁”;说到燕云十六州,它是“北宋王朝梦寐以求的北方防线”;说到郑国,它是“春秋诸侯争霸的牺牲品”,严谨而不失生动的笔法能将人拽入书中腥风血雨的世界,读起来欲罢不能。
※ 破解历史争议,挑战认知,教科书里没讲到的知识点,这本书里都有!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说到秦国一扫六国。我们知道,秦国原本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周王室附属小国,地处中华文明核心区之外的西北边陲。而说起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的原因,大家基本都会想到的是:商鞅变法。但本书要说的是,秦国的崛起之路,变革固然不可或缺,但地缘优势或更为关键。本书深入还原了秦国历代君主如何一步步努力,通过一场一场战争进驻中原,并在富饶的关东地区扎下了根,最后定都咸阳。成为四塞之国,占尽四塞之国的便利,最后一统天下。
※ 严谨的历史写作,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地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数据,史料翔实,凡引必注,考据严谨。
所有论述取自《史记》《资治通鉴》《元史》《旧唐书》《后汉书》《晋书》《隋书》《通典》《三国志》等百余部正史。
※ 64幅战争插图随文编绘,军事形势、地理变化、地缘关系一目了然。

本书聚焦16个锁钥之地,这些地方曾在历史长河中深刻影响了国故兴衰、王朝命运。从先秦殷都城外的牧野、西汉反击匈奴的河西走廊、南宋抗击元朝的襄阳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天京门户,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铭刻了血火交融的过往。
作者以发生在其中的16场战争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地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数据,立体地还原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场景与发展趋势。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可深化对地理环境与历史进程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在作者看来,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发展变化复杂。早期在关中、中原交替或呈现双核心,后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转移,元朝后又自南向北止于北京,而转移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战争和经济。
书中随文另附有64幅插图,军事形势、地理变化、地缘关系一目了然。

宋平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学博士后,师从李怀印。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获得者,出版专著《太平天国狂飙实相》、译著《牛津口述史手册》《现代中国的形成》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上? 册 第一章? 殷都城外的牧野:武王伐纣决战之地 001 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002 二、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010 三、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019 四、孟津会师、牧野鹰扬 024 第二章? 地处中原的郑国:春秋诸侯争霸的牺牲品 037 一、郑国的东迁 039 二、郑国东迁之后所具有的战略优势 042 三、郑国的崛起 045 四、诸侯争霸对郑国的争夺 052 第三章? 四塞之地的秦国:一扫六国的地缘战略谋划 059 一、嬴、嬴秦、秦国 060 二、奋六世而不休的地缘战略规划 066 三、秦扫六国而一统天下 076 第四章? 河西走廊:西汉反击匈奴的战略抓手 087 一、备受匈奴欺负的大汉王朝 089 二、河西走廊之于双方的战略价值 096 三、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准备 099 四、汉武帝对匈自卫反击战 104 第五章? 汉中:蜀汉之“股臂”、曹魏之“鸡肋” 117 一、汉中的地缘战略价值 117 二、蜀汉之“股臂”、曹魏之“鸡肋” 126 三、魏蜀在汉中的军事拉锯 133 四、汉中最终还是决定了蜀汉的生死 146 第六章? 合肥:孙吴和曹魏的争夺热点 167 一、合肥的战略枢纽地位 156 二、曹魏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防务 160 三、孙吴与曹魏(西晋)相争合肥的经典战役——逍遥津之战 167 第七章? 东都洛阳:隋炀帝的梦幻之城 177 一、隋炀帝为何营建东都洛阳 178 二、东都洛阳的军事防御体系 187 三、隋末各方政治势力对于洛阳的争夺 192 第八章? 潼关:大唐帝国面对叛军的最后防线 209 一、安禄山的叛乱 210 二、东都洛阳的沦陷 215 三、潼关的战略地位和封、高二人被斩杀 220 四、潼关失陷与唐朝的衰落 223 下? 册 第九章? 关中地区:汉、唐帝国的大本营 233 一、关中地区的战略中枢地位 234 二、关中地区乃汉、唐帝国的根本 242 三、汉唐时期“关中本位”的短暂缺失 249 四、关中地区渐渐成为中国政治中心之外的边缘地区 254 第十章? 燕云十六州:北宋王朝梦寐以求的北方防线 261 一、中原政权是怎么丢的燕云十六州 262 二、北宋王朝的梦想 268 三、高粱河之战和岐沟关之战 276 四、北宋被迫进入防守态势 286 第十一章? 东京:四战之地的艰难防御 289 一、东京开封是个好地方 290 二、东京开封的城防体系 294 三、第一次东京保卫战 305 四、靖康之变 313 第十二章? 镇江:南宋的护国北大门 319 一、南宋以前镇江的战略枢纽地位 320 二、宋廷南渡之后镇江战略地位的上升 324 三、南宋与大金、蒙元在镇江的争夺 331 第十三章? 襄阳:柔弱南宋抗击蒙元的硬脊梁 341 一、襄阳的价值 341 二、南宋在荆襄地区对蒙元的防御部署 347 三、蒙元攻取襄阳 359 第十四章? 北京:大明京师就是国防最前线 369 一、从“诸子守边”到“天子镇边” 370 二、明成祖时期北京的攻防布局和战略行动 378 三、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 386 第十五章? 辽东地区:大明帝国对抗后金(大清)的 最后倔强 397 一、辽东地区的意义 398 二、女真族的崛起以及大明在辽东地区的战略部署 402 三、萨尔浒之战 406 四、明朝失败的原因以及丢失辽东地区的影响 413 第十六章? 安庆:天京门户的战略决战 419 一、安庆的军事锁钥价值 420 二、湘军针对进攻安庆的战略谋划 422 三、太平军对于安庆防御工作的谋划 429 四、安庆争夺战及其战略影响 433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71444587
条码 9787571444587
编者 宋平明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6-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464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