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在17世纪之前,欧亚大陆间的贸易主要是丝绸之路和印度洋沿岸的短途贸易。商业由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商人主导,以家族企业、商人网络和国有企业的形式存在。然而,到了1600年前后,英国和荷兰成立了两家股份制的东印度公司。本书讲述了欧洲人涉足前的欧亚海上和陆上远程贸易,公司出现前的欧洲好望角航线贸易,以及欧洲如何产生全新、大规模且非人格化的商业组织,控制远程贸易三百多年。
罗恩·哈里斯指出,到了1700年,欧亚远程贸易乃至全球贸易的格局和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英荷两国商人将亚洲货物直接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运往西北欧。为了理解这种转变,哈里斯比较了中国、印度、中东和西欧等四个主要地区的商业组织形式。英国人和荷兰人最后进入欧亚贸易,他们通过组织与制度的创新来提升竞争力。他们通过非人格化的股票市场,从被动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其股份公司有效利用了更多的资金、船只和代理商,得以将货物从原产地运送至消费者手中。
本书探讨了现代经济基础背后的历史,阐明了商业公司在欧洲的创建,以及这场组织革命如何改变欧亚远程贸易并促进全球贸易的形成,进而成为欧洲经济崛起的关键因素。
作者/罗恩·哈里斯(Ron Harris)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法学院卡尔曼·卢博夫斯基法学和历史学教授,法学院前任院长。研究领域涉及英美法律经济史、商业组织史、以色列法律史、比较法学。近年来,主要关注商业公司的历史,也从事其他形式的商业组织和法律经济制度的历史研究,并在法律史和经济史的广泛背景下,对工业化、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全球化的历史展开研究。除本书外,还著有Industrializing English Law: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Organization, 1720–1844和Israeli Law: The Formative Years 1948–1977等。
译者/张锐
意大利罗马大学欧洲史专业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意大利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2025年)。研究方向为意大利史、天主教会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中、英、意文学术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和译著多部。
致谢
关于城市名称的说明
导论
第一部分 背景:地理学、历史编纂学、理论
第1章 环境与贸易
第2章 理论框架:制度发展与环境互动
第二部分 组织性构成要素
第3章 一般性构成要素
第4章 不同组织的构成要素
第5章 康曼达
第三部分 组织革命前夕的远程贸易企业
第6章 三个地区的家族企业
第7章 商人网络
第8章 统治者与国营的贸易
第四部分 转型后的公司:非人格化合作时代
第9章 商业公司的起源
第10章 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11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
第12章 公司为何只出现在欧洲
结论:制度迁移与公司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ISBN | 9787547327258 |
条码 | 9787547327258 |
编者 | [以色列]罗恩·哈里斯 著 张锐 译 |
译者 | 张锐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98 |
字数 | 36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