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以湘西龙山县土家族摆手祭为研究对象,在象征人类学理论观照下,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象征阐释。以整体性视角,对土家族摆手祭存续的自然、人文与历史发生进行爬梳,将仪式系统内的重要质素时间、地点与类型予以统略,以传统民族志方式书写摆手祭典仪式,并对摆手祭展开三个层面的象征分析。本书重点关注了仪式主体的行为与身体,对舞蹈语汇的象征意蕴、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了舞蹈象征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及其意义。
王莉,女,1983年生,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参与撰写出版《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源渊与分析》《土家族民间舞蹈特色精品课程“滚龙连厢”》《桃李无言》等著述5部,在《贵州民族研究》《四川戏剧》等核心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要素图谱研究”;主持完成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长期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十佳作品”奖;主讲课程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第12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优秀精品课程”等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舞蹈艺术与文化象征理论研究。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 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六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七 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第一章 土家族摆手祭概述
第一节 土家族摆手祭的存续生境
一 自然生态
二 人文环境
三 历史考略
第二节 土家族摆手祭的展演类别与要素
一 展演类别
二 时间要素
三 空间要素
四 主体要素
第三节 土家族摆手祭的艺术形式
一 传统舞目
二 传统歌乐
三 传统服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土家族摆手祭仪式
第一节 农车正月堂大摆手祭仪式
一 仪式的筹备
二 仪式的规程
三 仪式的渐落
第二节 洗车河三月堂大摆手祭仪式
一 仪式的排练
二 仪式的过程
三 仪式的余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家族摆手祭仪式象征
第一节 阈限前:时空的分离及其象征
一 时间的区隔:出旗
二 空间的区隔:水上迎神
第二节 阈限:仪式过程与象征表达
一 结构性交融:三天三夜
二 边缘性存在:下洞招魂
三 反常态欢腾:大团摆
第三节 阈限后:仪式的聚合与社会秩序的融入
一 俗境的回归:群体表演
二 身份的复位:摆手合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家族摆手祭符号象征
第一节 原始朴野的象征符号——以毛古斯舞为中心
一 原始初民的符号表征
二 《食姐》——象征思维的集体表象
三 生殖崇拜的符号象征
第二节 巫神互释的符号规约——以铜铃舞为中心
一 舞步图式与阴阳互译
二 手诀变换与象征意蕴
第三节 身体实践的象征表达——以摆手舞为中心
一 手部姿态的语义结构
二 人体构图的空间意象
三 军前战舞的符号聚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家族摆手祭象征结构
第一节 土家族摆手祭的二元结构象征
一 神话图式的二元现象
二 性别角色的二分隐喻
三 仪式圣物的二元属性
第二节 土家族摆手祭的三元结构象征
一 颜色系统的三元关系
二 摆手掌堂师:人神之间的三元组织
三 摆手堂:表演场域的空间结构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有序与失序社会结构的象征表达
二 身体实践是构建社会文化象征体系的机理
三 摆手是土家族象征系统内的簇生性符号
四 南方少数民族舞蹈符号的交融共生
参考文献
附录 田野调查掠影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22740928 |
条码 | 9787522740928 |
编者 | 王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75 |
字数 | 293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