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儿童的现代化发展是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系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涉及理念的变革、社会的转型、国家的建设和制度体系的建立。作为一种“蓝图描绘”,本书提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要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的现代化,需要实现儿童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建设儿童优先社会,成为儿童投资型国家,建成儿童现代化发展体系。
本书鲜明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儿童发展的现代化。本书利用近代百年来的资料和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儿童发展现代化的进展和经验。本书指出儿童发展现代化,尤其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儿童早期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还有待提高。本书鲜明提出要实现中国儿童的现代化,需要实现儿童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建设儿童优先社会,成为儿童投资型国家,建成儿童发展现代化体系。
杜智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江商学院EMBA、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农村儿童发展、中国现代化与儿童发展等方面的项目执行和研究工作。著有《被忽视的一代:船房社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调查研究》,参与组织撰写《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3:促进农村儿童高质量发展》等研究报告。参与撰写的多项农村儿童发展政策建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制定。
第一章 现代化与儿童发展一、何谓现代化二、人的现代化三、儿童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四、中国的现代化和儿童发展 第二章 “少子化”与人口结构转变 一、“少子化”与现代化二、中国的“少子化”三、中国“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四、“少子化”的长期影响 五、“少子化”带来的政策转变 第三章 儿童发展鸿沟与社会公平一、晚清变局中的儿童:生存之艰 二、民国时期的儿童:差距与不平衡 三、新中国的儿童:成就与挑战 第四章 近代儿童发展思想与理论一、自强培才二、中体西用三、儿童公育 四、中国化儿童教育五、有养有教六、做好儿童工作七、儿童权利和儿童优先第五章 起点公平与儿童早期发展一、从生存到发展:中国儿童的卫生健康 二、幼有所育:婴幼儿养育的发展 三、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第六章 义务教育与奠基国家人力资本一、探索:清末义务教育的发展 二、发展: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 三、推动:南京国民政府义务教育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义务教育的发展 五、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六、百年义务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七章 儿童福利体系建设与立法一、晚清时期儿童福利政策法规 二、民国时期儿童福利立法与政策 三、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儿童福利政策及制度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五、未来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思考与建设 第八章 儿童发展社会实验和创新一、儿童发展社会实验 二、儿童发展社会创新 第九章 待完成的儿童现代化一、精细化养育抑或粗放型养育 二、农村婴幼儿家庭照护体系尚待建立 三、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挑战 四、儿童营养健康水平的城乡和地区差距五、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挑战 六、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七、城乡儿童的数字化鸿沟 八、城镇化的孩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九、普职分流 十、代际流动 十一、突破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投入瓶颈第十章 家庭、政府与市场的责任一、儿童福利和服务提供的理论二、当前儿童发展的支持主体三、发展投资型儿童治理机制 第十一章 实现儿童现代化一、中国的儿童现代化 二、发展阶段和目标 三、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 | 9787517714354 |
条码 | 9787517714354 |
编者 | 杜智鑫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4-11-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68 |
字数 | 290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