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氢能及其系统与石油、煤炭、风、光、水和核能等的耦合集成,是构建氢能经济或者社会的关键一环,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突出。通过电-氢耦合集成,可以实现电能和氢能的相互转换,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持。为此,本书阐述了清洁电能电解水制氢、高压气态储氢、加氢和用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围绕氢能与其他能源耦合应用的场景,介绍了氢能及其系统耦合集成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和方法等。
本书可为从事能源、电力、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提供参考,也可为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本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和彭苏萍作序。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氢能及其系统与石油、煤炭、风、光、水和核能等的耦合集成,是构建氢能经济或者社会的关键一环,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突出。通过电-氢耦合集成,可以实现电能和氢能的相互转换,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持。为此,本书阐述了清洁电能电解水制氢、高压气态储氢、加氢和用氢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围绕氢能与其他能源耦合应用的场景,介绍了氢能及其系统耦合集成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和方法等。
本书可为从事能源、电力、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提供参考,也可为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氢能与能源演变简史
1.1氢能发展历史概述
1.1.1氢能与生命起源
1.1.2氢能发展过程
1.2能源与社会形态
1.3能源系统的演进规律
1.3.1原始社会的能源
1.3.2能源与文明社会
1.4氢能:未来社会的能源
1.4.1后工业化时代能源发展的困境
1.4.2绿氢——破局的路径选择
1.5电-氢耦合的基本形态和挑战
1.5.1电-氢耦合的基本形态
1.5.2电-氢互动关键问题
第2章氢能来源
2.1概述
2.2天然氢
2.3化石燃料制氢
2.3.1煤制氢
2.3.2天然气制氢
2.4工业副产氢
2.5电解水制氢
2.5.1工作原理
2.5.2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2.5.3碳排放核算
2.6案例分析
2.6.1各类制氢技术成本对比
2.6.2不同场景下制氢平准化成本分析
2.6.3PEM电解水制氢机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氢能储-输系统及运行特性
3.1概述
3.2高压气态储氢
3.2.1储氢系统的结构
3.2.2储氢环节运行特性建模
3.2.3储氢环节技术经济特性
3.3高压气态输氢
3.3.1天然气掺氢系统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3.2掺氢管道压力特性建模
3.3.3掺氢管道衰减特性建模
3.3.4掺氢管道渗透特性建模
3.4氢高压加注
3.4.1加注设备
3.4.2加注技术
3.5高压气态储-输氢系统设计优化
3.5.1基本原理
3.5.2设计建模
3.6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用氢及其负荷特性
4.1概述
4.2工业用氢
4.2.1合成氨用氢
4.2.2合成甲醇用氢
4.2.3氢冶金
4.3交通用氢
4.3.1电-氢-交通耦合系统基本结构
4.3.2HFCV加氢负荷计算模型
4.3.3交通用氢负荷特性分析
4.3.4电-氢-交通耦合系统协同优化
4.3.5案例分析
4.4建筑用氢
4.4.1建筑氢能供能系统
4.4.2氢能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估
4.4.3建筑氢能供能系统容量规划
4.4.4案例分析
4.5电力用氢
4.5.1电力用氢的典型场景
4.5.2电力用氢的潜力分析
第5章光伏-电解槽直接耦合制氢技术
5.1概述
5.2PV-EC直接耦合制氢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5.2.1系统结构与建模
5.2.2系统耦合机理
5.3PV-EC直接耦合制氢系统运行控制优化
5.3.1系统优化算法
5.3.2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5.4PV-EC直接耦合制氢系统规划设计优化
5.4.1系统拓扑优化设计
5.4.2系统结构参数规划
5.5案例分析
5.5.1算例参数
5.5.2运行控制结果
参考文献
第6章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站集成优化技术
6.1概述
6.2电解水制氢机组的结构和接线方式
6.2.1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的内部结构
6.2.2PEM电解水制氢机组的内部结构
6.2.3制氢机组的接线方式
6.3电解水制氢机组运行优化
6.3.1多电堆耦合运行策略
6.3.2多机组协同运行优化
6.3.3案例分析
6.4制氢站集群并网规划优化
6.4.1数学模型
6.4.2求解方法
6.4.3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第7章碱性-PEM混联制氢站集成优化技术
7.1概述
7.2混联制氢站的结构与原理
7.2.1结构设计
7.2.2运行机理
7.3混联制氢站运行优化模拟
7.3.1能效分析
7.3.2功率分配策略
7.4混联制氢站容量优化规划
7.4.1容量参数设计
7.4.2技术经济特性评估
7.5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章制氢站电-氢互动控制优化技术
8.1概述
8.2制氢站并网控制策略
8.2.1控制目标
8.2.2VSG控制
8.2.3下垂控制
8.2.4算例分析
8.3制氢站协调控制策略
8.3.1控制目标
8.3.2有限状态机
8.3.3模型预测控制
8.3.4算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9章电-氢-电耦合系统
9.1概述
9.2能源枢纽
9.2.1基本结构设计
9.2.2容量规划优化
9.2.3并网运行控制
9.3氢储能系统
9.3.1基本原理与结构
9.3.2容量规划优化
9.3.3并网运行控制
9.4案例分析
9.4.1能源枢纽
9.4.2氢储能系统
参考文献
第10章电-氢-碳耦合系统
10.1概述
10.2电-氢-碳耦合的基本形态与实现路径
10.2.1电-氢-碳耦合的基本形态
10.2.2电-氢-碳耦合的实现路径
10.3电-氢-碳耦合系统集成优化方法
10.3.1数学规划优化
10.3.2系统动力学
10.3.3氢夹点分析技术
10.4电-氢-碳耦合系统运行控制
10.4.1电-氢-碳耦合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10.4.2电-氢-碳耦合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10.5案例分析
10.5.1考虑储-用氢特性的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规划
10.5.2风-氢-煤化工耦合系统能量广域协调控制
10.5.3风-氢-煤化工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风-氢-火耦合系统
11.1概述
11.2结构与原理
11.2.1系统组成与建模
11.2.2换热网络设计
11.2.3综合评估
11.3风-氢-火耦合系统规划与运行优化
11.3.1系统规划设计
11.3.2运行优化策略
11.4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12章电-氢耦合商业模式
12.1概述
12.2电-氢耦合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12.2.1国内外典型商业模式
12.2.2氢能发展及区域分布特点
12.3电-氢耦合潜在商业模式
12.3.1商业模式理论体系
12.3.2典型商业模式合集
12.4电-氢耦合的经济性评估
12.4.1关键影响因素
12.4.2电-氢耦合的经济性指标
12.5算例分析
12.5.1案例介绍——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
12.5.2商业模式分析
12.5.3经济性评估
参考文献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779759 |
条码 | 9787111779759 |
编者 | 袁铁江 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04 |
字数 | 45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