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万历朝鲜战争》编辑推荐
·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中方历史顾问、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方志远教授做序推荐
·这是一场改变中、日、朝三国走向的巅峰对决与全面碰撞!结合中、日、朝三方大量原始史料,打造一部400多年前中、朝联军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史诗!
·大明悍将Pk日本战国名将,谁胜谁负? 忠实记录每一场对决,直观展示中、日双方军事实力。
·抛去虚构与谎言,以史料为血肉,以数据为筋骨,务求真实,描述一场历时七年的宏大抗*战争。大型战役参战人数表、伤亡人数表+全景式描述,使这场战争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具有可看性。
《明代军戎服饰图鉴》编辑推荐
1.系统全面:一部明代甲胄的“百科全书”
从布甲、札甲到锁子甲,完整收录明代军戎服饰体系,罕见瓠甲、纸甲等特殊形制一并详解。深度解析材质工艺、结构演变与穿戴方式,脉络清晰,堪称明代军事装备的“活化石”。
2.严谨考据:古籍与实物的双重印证
作者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人员,以《武备志》《明会典》等文献为纲,结合出土实物与壁画,每一处纹饰、每一片甲叶均有史可依,学术性与权威性兼具。
3.精美呈现:手绘复原+场景化视觉盛宴
手绘士兵图精细复原甲胄纹理,高清大图展现明代甲胄的每一处细节。边军、将校、兵士等不同身份着装形成鲜明对比,图文互证,沉浸式体验明代武备之美。
4.实用价值:跨界应用的宝藏资料
? 历史研究者:权威的明代军事服饰数据库
? 影视游戏从业者:精准的甲胄设计参考
? 收藏爱好者:兼具文化深度与鉴赏价值的典藏之作
5.文化内涵:甲胄里的明帝国密码
从工匠技艺到军事制度,从甲胄形制到等级符号,透过服饰解码明代军事与社会的关系,一部穿在身上的文明史。
内容简介:
《万历朝鲜战争全史》内容简介
万历二十年(1592年),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倾全国之力发动侵朝战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朝鲜不能抵挡,短短月余便丢失汉城、开城、平壤三都,战火烧到中朝边界。关键时刻,明神宗派大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最终,这场历时七年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经过一系列明面上的厮杀与暗地里的角逐后,以日本全面撤出朝鲜宣告结束。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日、朝三国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导致了东亚国际关系的重新组合。本书广泛运用中、日、朝三国史料,详细介绍了万历朝鲜战争中发生的战斗、对峙、谈判以及各方盘算,力图以全景式描写还原每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将这场战争的始末与本来面目完整呈现给大众。
《明代军戎服饰图鉴》内容简介
明朝秉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之国策,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政治宣言。这个在冷热兵器交替时代崛起的帝国,通过卫所制与九边防御体系维系庞大常备军,以火器与边墙构筑立体防线,最终形成北抵大漠、南达安南的稳定版图。而这一切的基石,正是其独特的军事文化与装备体系。
本书不仅展示了明代军戎服饰从日常戍边到礼仪朝会的形制演变,更是一扇窥探明代社会、军事、外交和文化的窗口。全书分为布甲、札甲、锁子甲等篇章,通过43张作者基于文物考据手绘的士兵图,经过设计师细细打磨,还原了明代军戎服饰的真实面貌。此外,书中还辅以作者实地拍摄图、手绘拆解图以及珍贵历史资料图共计500余张图示,详尽地展现了明代军戎服饰的结构、工艺、纹饰与穿戴方式,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人员倾力打造,凭借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读者呈现一部学术与视觉并重的明代军戎服饰图解。
作者简介:
朱尔旦,青年历史研究者,自幼热爱历史,立志治史,成一家之说。自2009年重点关注万历朝鲜战争这一课题以来,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不仅阅读了大量相关史料、著作、论文,还搜集、购置了许多国内罕见的万历朝鲜战争资料。目前著有《碧蹄馆大战》《虚弱的日本战国》等文章。
■易弘扬,1991年生,英语翻译硕士,现任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专职从事西文舆地图的保护和编目工作。
·主要兴趣方向:
1.古籍文献、考古实物和图像中的明代武备。
2.舆地图中的明代军事聚落。
·学术成果:
1.在《文津学志》《文津流觞》《中国国家历史》等期刊发表各类文章23篇。
2.参与出版项目3个:《寸方古今,图呈万象——国家图书馆藏古旧舆图研究》《图说北京五园三山》《图说北京水系变迁》。
3.参与学术课题6个:《袁同礼往来书信及相关档案整理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地图的整理与研究》《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香山玉泉山卷》等。
《万历朝鲜战争全史》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壬辰倭乱(上):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到发兵侵略朝鲜
丰臣秀吉的崛起
对马岛的欺瞒外交
日军征明的准备
庆尚道白骨撑天
朝鲜官军的崩溃
朝鲜三都陷落
朝鲜勤王军溃败
丰臣秀吉增派援军
晋州之战
加藤清正入侵咸镜道
黑田长政入侵黄海道
毛利吉成入侵江原道
小早川隆景入侵全罗道
毛利辉元入侵庆尚道
李舜臣与日本水军的海战
第二章 壬辰倭乱(中):从朝鲜向明朝求援到沈惟敬与小西行长议和
朝鲜告急
明军败走平壤
王京军议
日军调整防线
沈惟敬的起用
乾伏山会谈
沈惟敬的城府
宁夏之乱(上)
宁夏之乱(下)
沈惟敬再入倭营
第三章 壬辰倭乱(下):从明军收复平壤到败走碧蹄馆
明军大举来援
明军收复平壤
《黑田家谱》中的虚构战役
平壤战败后日军的反应
日军进退失据
查大受与加藤光泰的接触战
明军与日军的大战部署
查大受与立花宗茂的遭遇战
李如松的进兵目的
碧蹄馆大战
碧蹄馆之战的死伤
李如松意气消沉
端川、吉州之战
幸州山城之战
熊川海战
第四章 明、日和谈(上):宋应昌与李如松伪报战功、欺瞒朝廷始末
火烧龙山仓的谎言
日军的退兵意志
丰臣秀吉的撤兵指令
名护屋谈判
第二次晋州之战
日军进犯全罗道
丰臣秀吉的凯旋计划
宋应昌、李如松私自许婚
“碧蹄馆大捷”与宋应昌、李如松的辩白
吴惟忠血战加藤清正
“大明美少女”之约
第五章 明、日和谈(中):从明朝拒绝封贡到同意册封
许孚远派间谍到日本探听情报
刘綎派人与加藤清正谈判
惟政与加藤清正的激辩
刘綎撤兵
场门浦、永登浦海战
咸安会谈
内藤如安出使北京
第六章 明、日和谈(下):从丰臣秀吉让步到和谈破裂
陈云鸿出使熊川
丰臣秀吉让步与李宗城逃亡
大坂册封
日军的厌战心理
丰臣秀吉的再侵部署
加藤清正与惟政的最终谈判
丰臣秀吉的最后妥协
小西行长向朝鲜输送的情报
第七章 丁酉再乱(上):从明军再次援朝到日军撤至朝鲜沿海
明军再援朝鲜
丰茂守向朝鲜输送的情报
丰臣秀吉第二次入侵朝鲜的目的
漆川梁海战
日军分兵
朝鲜的应对
日军进击庆尚道、全罗道
南原之围
南原陷落
黄石山城之战
日军席卷忠清道
稷山之战
稷山之战的真相
素沙坪(金乌坪)之战的真伪
明军的惶恐
日军右军撤退原因
青山之战
鸣梁海战
日军左军撤兵
第八章 丁酉再乱(中):从明军发动蔚山战役到日军流露归志
日军沿海筑城
明军反攻
蔚山战役(上)
蔚山战役(中)
蔚山战役(下)
般丹之战与梁山之战
蔚山战役后日军开始退缩
明军与岛津军的交锋
第九章 丁酉再乱(下):从明军发起四路总攻到万历东征结束
明军再派大军入援朝鲜
第二次蔚山战役
郭国安的传说
泗川战役
泗川战役中的伤亡
顺天战役
明军与日军暗中议和
日军撤兵的原因
明朝朝廷的撤兵之议
小西行长的窘境
露梁海战
露梁海战的得失
日军撤离朝鲜
明军与日军的总伤亡
对东征明军的功过评判
万历东征的意义
后续
附录一:万历朝鲜战争的不同称呼
附录二:明军与日军战事一览表
参考文献
《明代军戎服饰图鉴》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布甲
渊源
材质
罩甲(广义)
A1 边军形象
A2 南方士兵形象
A3 鸟铳手形象
A4 边军形象
A5 骑马祁岳形象
A6 兵士形象
A7 旗牌官形象
A8 骑马军士形象
A9 军士形象
A10 旗手卫力士形象
A11 锦衣卫校尉形象
A12 吹鼓手形象
A13 钹手形象
A14 步弓手形象
棉甲(绵甲)与各类袄衣
A15 旗牌官形象
A16 身穿战裙军士随从形象
A17 头戴毡笠军士随从形象
A18 身穿贴里执刀刽子手形象
A19 身穿号衣兵士形象
A20 身穿羊皮裘军士形象
A21 身穿狐裘将校形象
A22 身穿褐衣兵士形象
第二章 札甲
渊源
材质
形制
明甲和暗甲
串联札甲的绳索
B1 将校形象
B2 兵士形象
B3 兵士形象
B4 两裆铠兵士形象
B5 明神宗形象
B6 军士随从形象
B7 旗牌官形象
B8 军士形象
第三章 锁子甲
渊源
明代锁子甲
做法
穿戴
山纹甲
C1 锦衣卫形象
C2 大汉将军形象
?
第四章 其他军戎服饰
全铁甲
鳞甲
瓠甲和纸甲
赐服和常服
其他异形甲
瓠甲和纸甲
D1 全铁甲军士形象
D2 鳞甲仪卫形象
D3 鳞甲将校形象
D4 内官形象
D5 丛兰鳞甲形象
D6 万历皇帝鱼鳞甲形象
D7 飞鱼服锦衣卫形象
D8 二品武官常服官员形象
D9 纸甲、藤兜鍪军士形象
D10 皮甲兵士形象
D11 粤兵盔甲兵士形象
D12 半札甲半布面甲兵士形象
总结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ISBN | 2403182000033 |
条码 | 2403182000033 |
编者 | 朱尔旦易弘扬著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896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