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当代极具创见的组织行为大师
管理哲学之父新秩序的预言家伦敦商学院创始人
查尔斯·汉迪
解答“组织和个人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出版以来畅销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00万册
汉迪的《理解组织》,对所有管理者都关心的关键概念:文化、激励、领导力、权力、角色扮演以及团队合作,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并立足商业实践,直白地阐述了管理者如何将这六个关键概念转化为有效的管理工具。他讨论了所有组织都需要关注的事项:如何选拔、培养和激励员工;如何构建和设计工作;如何解决政治冲突;如何为管理者制定指导方针;以及如何为未来做好规划。他描述的方法和技巧都极具价值。
汉迪以生动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观点,书中充满了启发性的案例和创造性的隐喻:从托尔斯泰关于自我概念的思想,到“早上好”的多重含义,再到电梯停运时的对话,乃至葡萄园或大象的适当规模。例如,他用视错觉实验例示部门间关系,用小学生被同龄人贴上标签的方式解释企业等级制度。除了案例研究、图表和问卷外,《理解组织》还穿插了许多专栏,提供建议并激发思考,包括来自彼得?德鲁克、汤姆?彼得斯、沃伦?本尼斯、阿尔文?托夫勒、罗莎贝斯?莫斯?坎特等商业奇才,以及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盖尔?希伊、约瑟夫?海勒等人的精辟语录。
汉迪将成功管理者凭直觉知晓的内容诉诸文字。他强大的解释框架将帮助管理者掌握公司的潜在动态,理解其过去,并评估乃至塑造企业的未来。
本书深入探讨了组织内部运作的复杂性,并提供了对组织行为和管理实践的深刻见解。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组织理论、动机、领导力、权力、群体工作和组织文化等基本概念。第二部分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讨论了人力资产管理、组织设计、多样性管理、工作设计、组织政治和变革等应用中的概念。第三部分提供了深入研究组织理论的框架,包括对哲学基础、心理动机、领导力等主题的深入分析,旨在为读者做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本书是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全球畅销100多万册,自首次出版以来,就因其对组织行为和管理实践的深刻见解、清晰的解释和实用的建议,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广受欢迎,适合管理者、学者、学生以及任何对组织如何更有效运作感兴趣的人阅读和使用。
推荐序
第4版前言
第一部分概念
第1章关于本书/2
1.1引言/2
1.1.1组织行为不可预测性/2
专栏1-1/3
1.1.2组织理论的局限性/4
1.2组织理论的效用/5
1.2.1组织分析与行动的平衡/5
1.2.2组织分析与概念化理解/6
专栏1-2/6
1.2.3组织成功的概念与应用/7
1.2.4组织诊断与管理决策/8
专栏1-3问题诊断还是职能性短视/9
1.3组织理论的性质和历史/9
专栏1-4泰勒和科学管理学派/10
专栏1-5/15
1.4如何使用本书/15
1.4.1本书框架/15
1.4.2如何用本书学习/17
专栏1-6两条智慧金言/18
第2章工作的动机/20
2.1引言/20
专栏2-1/22
2.2早期动机理论/22
2.2.1理论概览/22
2.2.2满意度理论/22
2.2.3激励理论/23
专栏2-2/23
2.2.4内在动机(本能)理论/24
专栏2-3/25
2.2.5基本假设/26
2.2.6理论和假设/27
专栏2-4X理论和Y理论/28
2.3建模方法/29
2.3.1理论模型/29
2.3.2个体需求/30
2.3.3动机计算/33
专栏2-5/33
2.3.4结果/35
专栏2-6计算的证据/36
2.3.5复杂模型/37
2.4心理契约/38
2.4.1适当的心理契约/38
2.4.2强制契约/39
2.4.3计算契约/39
2.4.4合作契约/40
2.4.5心理契约的应用/40
专栏2-7工人对工作的期望与上级的预期对比/41
2.5总结和启示/42
2.5.1主要论点总结/42
2.5.2启示/43
2.6金钱或薪酬激励/44
2.7结论/46
2.7.1自我概念/47
专栏2-8托尔斯泰论强化自我概念/47
专栏2-9原生者与棋子/50
2.7.2心理上的成功/50
专栏2-10失业对心理成功的威胁/52
第3章角色与互动/54
3.1引言/54
3.2角色理论的相关概念/56
3.2.1角色集/56
3.2.2角色定义/56
3.2.3角色模糊/58
专栏3-1角色模糊和管理者/58
3.2.4角色不相容/59
3.2.5角色冲突/60
专栏3-2喜剧歌剧中的角色冲突/60
3.2.6角色过载/62
3.2.7角色负荷不足/62
3.3角色压力/63
3.3.1角色压力概述/63
3.3.2角色紧张的症状/63
3.3.3应对角色紧张的策略/64
专栏3-3角色和压力/66
3.4压力的影响/67
3.4.1简介/67
3.4.2情境导致压力/67
专栏3-4压力的四种类型/68
3.4.3压力—人格变量/69
3.4.4压力对组织的影响/70
专栏3-5A型和B型/70
3.5感知他人/71
3.5.1角色感知/71
专栏3-6职业角色的影响/73
专栏3-7角色和符号/75
3.5.2角色感知的影响/75
专栏3-8/76
专栏3-9角色期望与自我实现的预言/78
3.6与人互动/80
3.6.1简介/80
3.6.2与个体互动/80
专栏3-10家庭中混淆的角色期待/81
专栏3-11名声问题/82
专栏3-12跨文化元视角/84
3.6.3与群体互动/85
专栏3-13群体一致性压力/86
3.7角色理论的意义/89
3.7.1角色理论/89
3.7.2角色理论的启示/91
第4章领导力/93
4.1引言/93
4.2特质理论/95
4.2.1研究结果/95
4.2.2批评意见/96
专栏4-1一位领导者的愿望/96
4.3风格理论/97
4.3.1简介/97
4.3.2分类/98
专栏4-2一厢情愿/98
4.3.3风格理论的证据/99
专栏4-3管理方格/100
4.3.4结论/100
专栏4-4角色和模式/100
4.4权变理论/101
4.4.1简介/101
4.4.2费德勒的理论/101
专栏4-5心理距离远的管理者/101
4.4.3弗鲁姆的树形模型/103
4.5“最佳匹配”方法/104
4.5.1描述/104
专栏4-6双足动物和三足动物/106
4.5.2三个因素/106
专栏4-7文化的产物/107
4.5.3对“匹配”的分析/109
4.5.4实现最佳匹配/110
4.5.5环境/110
专栏4-8三环模型/112
4.6新的综合理论/113
4.6.1背景/113
4.6.2描述/114
4.7总结/115
4.8关于领导力的一般结论/116
4.8.1迫切需要/116
4.8.2区别化的特质观/118
4.8.3结论/119
专栏4-9六位成功的领导者/119
专栏4-10十所优秀学校/120
第5章权力和影响力/121
5.1引言/121
5.2作为影响力来源的权力/123
5.2.1权力分类和特征/123
5.2.2强制权力/124
专栏5-1恐惧是真实存在的/125
5.2.3资源权力/125
5.2.4职位权力/126
专栏5-2官僚行政组织/127
5.2.5专家权力/129
5.2.6个人权力/129
5.2.7负面权力/130
专栏5-3失踪工厂案/130
5.3影响力方法/132
5.3.1权力来源和影响力/132
5.3.2强迫力/132
5.3.3规则和程序/133
5.3.4交换/134
5.3.5说服/135
5.3.6生态系统/136
5.3.7吸引力/139
专栏5-4女性与权力/140
5.4可能的影响/141
5.4.1思考/141
5.4.2影响力方法的选择/141
5.4.3个体对影响力的反应/143
专栏5-5影响力模式/146
专栏5-6认知失调理论/147
5.5给管理者的启示/148
第6章群体的工作/151
6.1引言/151
6.2群体的目的/152
6.2.1群体的类型/152
6.2.2组织的目的/153
专栏6-1八人赛艇/154
6.2.3个体的目的/154
6.2.4群体有效性/155
专栏6-2霍桑实验/156
6.3群体有效性的决定因素/159
6.3.1决定因素的类型/159
6.3.2群体/160
专栏6-3贝尔宾的群体研究/162
专栏6-4群体思维/165
专栏6-5为“自我”还是为“群体”/168
6.3.3任务/169
6.3.4环境/171
6.3.5干预因素/173
专栏6-6效率低下的管理委员会/174
专栏6-7群体阻碍/179
6.4总结和结论/180
6.4.1总结/180
6.4.2“群体”理念/181
第7章组织的文化/183
7.1引言/183
7.1.1组织文化的多样性/183
7.1.2本章结构安排/184
7.2文化类型/184
7.2.1组织文化的四种类型/184
专栏7-1两种文化/185
7.2.2权力文化/187
7.2.3角色文化/188
专栏7-27S模型/191
7.2.4任务文化/191
7.2.5个人文化/194
7.3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196
7.3.1文化的描述/196
7.3.2文化的影响因素/196
7.3.3历史和所有权/196
7.3.4组织规模/197
7.3.5技术/197
7.3.6目标与宗旨/199
7.3.7环境/200
专栏7-3国家文化/201
专栏7-4隐形职位的案例/202
7.3.8人群/204
专栏7-5麦考比的公司类型/204
7.3.9结论/205
7.4组织设计对组织文化的影响/205
7.4.1组织文化的多样性/205
专栏7-6组织的类型/208
7.4.2差异化对组织文化的影响/208
7.4.3整合/209
7.4.4它有效吗/210
专栏7-7高绩效组织中的“氛围”特征差异/210
7.5总结/213
专栏7-8你属于哪种组织/214
第二部分应用中的概念
第8章组织人才/223
8.1引言/223
8.2人力资产管理/224
8.2.1概念/224
专栏8-1如何高效地管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225
8.2.2考核方案/226
专栏8-2课堂中的自我概念与评估/228
专栏8-3强化理论—斯金纳的方法/229
8.2.3职业规划/229
专栏8-4职业锚/232
8.2.4薪酬体系/233
专栏8-5缴款支付/235
8.2.5结论/236
8.3个体发展/238
8.3.1概念/238
8.3.2正规的教育和培训/239
专栏8-6多元智力/240
专栏8-7自我启蒙/242
8.3.3群体学习/242
8.3.4任务或规划实践/244
专栏8-8横向的快速通道/246
8.3.5结论/247
8.4总结和讨论/247
8.4.1总结/247
8.4.2讨论/248
专栏8-9逆向考核方案/250
专栏8-10罗马帝国的社会化/253
专栏8-11成功的代价一定高吗/253
专栏8-12Z组织理论/254
第9章组织工作及其设计/255
9.1引言/255
9.2结构设计/256
9.2.1简介/256
专栏9-1如果组织出错了/256
9.2.2一致性/257
9.2.3多样性/258
专栏9-2基本管理结构示例/260
专栏9-3蜜蜂还是苍蝇/262
9.2.4影响/263
专栏9-4新的组织隐喻/264
专栏9-5成功的阵痛/268
9.3多样性管理/269
9.3.1简介/269
9.3.2权力分配/269
专栏9-6“信息化”/270
专栏9-7垂直化还是扁平化/271
9.3.3文化与结构的匹配/272
9.3.4外部多样性/275
专栏9-8网络化企业/276
专栏9-9企业联姻/277
9.4工作设计/278
9.4.1简介/278
9.4.2工作扩大化/278
专栏9-10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282
9.4.3参与/283
专栏9-11参与的影响—经典案例研究/285
专栏9-12授权的信件/286
9.4.4授权/287
9.4.5自主工作组/290
专栏9-13达勒姆研究/291
专栏9-14自主小组/292
9.5总结和启示/293
9.5.1总结/293
专栏9-15质量圈/293
9.5.2启示/294
第10章政治与变革/296
10.1引言/296
10.2竞争/297
10.2.1积极特征/297
10.2.2前提条件/299
专栏10-1马拉松或赛马/299
专栏10-2零和考试/301
10.2.3权力竞争/302
专栏10-3组织政治/303
10.3冲突/304
10.3.1症状/304
10.3.2原因/306
专栏10-4领地的必要性/310
10.4冲突的策略/312
10.4.1冲突原因/312
10.4.2信息控制/312
10.4.3信息扭曲/313
10.4.4规则制度/313
10.4.5网络/314
10.4.6奖励控制/314
10.4.7诋毁或谣传/314
10.4.8冲突后果/314
10.5冲突管理策略/315
10.5.1冲突管理目的/315
10.5.2从冲突到竞争/315
专栏10-5组织市场/316
10.5.3控制冲突/317
专栏10-6抵御专家/318
10.6引导变革/319
10.6.1差异与变革/319
专栏10-7更大或更好/320
10.6.2总体目标/320
10.6.3实验尝试氛围/321
10.6.4共享和隐私/322
专栏10-8/323
10.6.5执行/323
专栏10-9/324
10.7总结和启示/325
10.7.1总结/325
10.7.2启示/325
第11章管理者/327
11.1引言/327
11.2管理者的工作/328
11.2.1管理者的工作形态/328
专栏11-1工作的形态/328
11.2.2管理者的角色/329
专栏11-2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首席执行官工作的
?比较/331
11.3作为全能管理者/332
11.3.1职责/332
11.3.2症状/333
11.3.3诊断和治疗/334
专栏11-3是否有治疗时间/334
专栏11-4金钱,还是……/336
11.3.4实施/337
11.4管理困境/338
11.4.1管理困境的类别/338
11.4.2文化困境/339
11.4.3时间范围困境/339
11.4.4信任-控制困境/340
11.4.5突击队领导者困境/341
专栏11-5谢谢你,约翰,但是……/342
11.4.6处理困境/342
专栏11-6稳定区/344
专栏11-7一位高级经理的日程表/347
11.5作为个体的管理者/348
11.5.1管理者角色化带来的挑战/348
11.5.2启示/350
专栏11-8利己主义或……/352
11.6总结/353
11.6.1内容/353
11.6.2启示/354
第12章组织的未来/355
12.1引言/355
12.2变化的假设/356
12.2.1四个假设/356
12.2.2集中+专业化=效率(第一个假设)/357
专栏12-1范式/357
专栏12-2知识工作者/360
12.2.3层级制度是自然的(第二个假设)/360
12.2.4劳动力是一种成本(第三个假设)/362
专栏12-3伯特兰·罗素论工作/362
12.2.5组织是一种财产形式(第四个假设)/364
专栏12-4利润分享/365
12.2.6范式转移/366
12.3未来的线索/366
12.3.1新型组织线索/366
12.3.2通信革命(第一条线索)/367
12.3.3以费用而非工资为报酬(第二条线索)/368
12.3.4工具而非机器(第三条线索)/370
专栏12-5家庭经济/371
专栏12-6工会与新社会/371
12.3.5质量经济学(第四条线索)/372
专栏12-7三位一体/374
12.4可能性和问题/375
12.4.1假设转变的问题/375
12.4.2联邦组织/376
专栏12-8联邦组织/377
12.4.3拼接职业/378
12.4.4新的规划模式/380
专栏12-9消失的实验室/381
12.5结论/381
第三部分深入研究指南
第1章研究指南/385
第2章研究指南/390
第3章研究指南/395
第4章研究指南/399
第5章研究指南/404
第6章研究指南/408
第7章研究指南/413
第8章研究指南/418
第9章研究指南/423
第10章研究指南/427
第11章研究指南/432
第12章研究指南/434
致谢/437
译者后记/438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780618 |
条码 | 9787111780618 |
编者 | (英)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著 张国萍,王泽瑶 译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64 |
字数 | 399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