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本书是经首届电影年会论坛遴选、聚焦主题而呈现的几十位作者围绕命题的研究成果。
2.本书站在全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以文明互鉴的新命题和包容性、时代性、文化超越性为依归,对全球电影的影像文本、跨区域传播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3.本书汇集优秀的世界电影研究者的思想智慧,既助力中国电影学术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建构,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书聚焦中国与世界电影发展新形势,提出以电影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新命题,联合国内外电影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包容性、时代性与超越性的精神,对全球电影进行历史回溯、现状研究与未来展望。书中分为多个主题板块,涵盖理论观照、区域观察、国别电影、类型研究、中国聚焦、影史新探及移民专题等领域。希望能够为读者理解中国与全球电影发展的交互关系提供丰富视角与理论探索途径,以期结合更具时代性、多元性的电影理论与研究方法,深度把脉世界电影的发展现状与美学思潮。
李锦云,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专家等。主持国家广电总局、国家艺术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主创影视作品10余部。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电视片《毛泽东军事思想》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特等奖,电影《傍晚向日葵》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摄影两项提名。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燕赵文化英才、第十届河北省十佳影视艺术工作者。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河北传媒学院全球电影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影视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张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兼香港电影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兼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第一章 理论观照
周星 任晟姝/003
科技选代、价值观冲撞、文化互鉴:电影的文明使命与精神提升
李洋/013
希区柯克与当代艺术
——兼论电影建构艺术史的四种方式
陈亦水 张一宁/028
情动作为方法:亚洲电影的经验书写与身份生成
菲利普·梅特/042
戈达尔、芭铎、卡里娜和新浪潮:新的银幕偶像?
张雨蒙/049
姿态与姿势的对话:德勒兹与阿甘本电影观念的交汇和碰撞
周达祎/061
当下世界电影史主流写作框架的适用性辨析
高贺胜 付超/073
生命观照·叙事母题·共情修辞
——刍议电影与死亡之关系
第二章 区域观察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 | 9787507856842 |
条码 | 9787507856842 |
编者 | 李锦云,周星,张燕 编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72 |
字数 | 57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