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佛法博大精深,一般初学者往往摸不清门径,不知道从哪里学起。印顺法师即在此书中指出了佛法一以贯之的、秩然不乱的宗要。“学佛三要”,即学佛的三大心要,或统摄一切学佛法门的三大纲要——信愿、慈悲、智慧。
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今属嘉兴)人,中国近代著名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
一 学佛之根本意趣
一 人生所为何事
二 我在宇宙之间
三 学佛是人生向上事
四 学佛的切要行解
二 生生不已之流
一 有情为本
二 有情为继往开来的瀑流
三 有情为即心色而非心色的存在
四 前生与后世
五 流转者谁
六 生命的光光之网
七 生命的爱悦与悲哀
三 心为一切法的主导者
一 一切法与心简说
二 心为一切法的要因
三 心能影响报体之实例
四 心为行为善恶之决定者
五 从禅定说明心对根身之主宰力
六 心对身外事物的影响
七 结说
四 学佛三要
一 信愿·慈悲·智慧
二 儒·耶·佛
三 入门·登堂·人室
四 发心·修行·证得
五 念佛·吃素·诵经
五 信心及其修学
一 信心的必要
二 正信与迷信
三 顺信与净信^
四 信忍信求与证信
五 正常道与方便道
六 瞢提心的修习次 菩提心是大乘法种
二 菩提心的类别
三 菩提心之本在悲
四 菩提心修习的前提
五 修习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报恩
六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乐
七 菩提心的成就
八 菩提心的次第进修
七 慈悲为佛法宗本
一 佛法以慈悲为本
二 慈悲的根源
三 慈悲与仁爱的比较
四 慈悲心与慈悲行
五 慈悲的长养
六 慈悲的体验
八 自利与利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利”是什么
三 重于利他的大乘
四 长在生死利众生
五 慈悲为本的人菩萨行
……
九 慧学概说
十 解脱者之境界
十一 佛教之涅槃观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ISBN | 9787101074864 |
条码 | 9787101074864 |
编者 | 释印顺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69 |
字数 | 110 |
版次 | 1 |
印次 | 9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