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首先介绍了智能车自主定位相关概念和技术发展,然后介绍了惯性视觉定位理论基础,重点讲解了视觉特征检测与匹配、基于车辆运动估计的立体视觉定位和视觉惯性特征融合优化定位等关键技术,拓展了基于特征融合的视觉惯性定位技术。最后总结视觉惯性定位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及应用。
第1章智能车自主定位概述
11智能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12智能车定位技术发展
13视觉/惯性定位技术发展
131视觉SLAM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视觉惯性SLAM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4研究目标、内容和组织架构
141研究目标
142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参考文献
第2章视觉/惯性定位理论基础
21视觉传感器类型及应用
22特征点的提取与跟踪
221特征点的提取
222图像特征的匹配与跟踪
23视觉惯性导航系统
24视觉惯性联合标定
241相机与IMU联合时间标定
242相机与IMU硬件同步
25转换与扰动模型
26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261姿态角的计算
262姿态速度的计算
263姿态矩阵的更新
2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基于车辆运动估计的立体视觉定位
31双目相机模型
32多视角几何知识
321对极几何约束
322本质矩阵
33立体视觉定位框架
34车辆运动模型
35基于车辆运动估计的立体视觉定位算法
351车辆运动估计算法
352基于随机抽样一致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
36实验与分析
3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基于像素/亚像素融合的特征检测方法
41亚像素级特征检测算法
42点线特征匹配
43像素/亚像素特征融合检测算法流程
44实验与分析
441算法性能分析
442定位精度分析
4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基于点线特征结合的前端处理算法
51点线融合VSLAM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52特征线的提取
521LSD线特征提取算法
522LBD线特征提取算法
523EDLines线特征提取算法
53点线特征误差模型构建
531点特征重投影误差模型
532线特征重投影误差模型
54亚像素级点线特征融合的定位算法
541算法流程框架
542实验与分析
55亚像素级点线特征融合优化的定位算法
551算法流程框架
552实验与分析
5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基于点线特征合并的后端优化
61惯性测量误差模型与预积分
62基于滑动窗口的后端优化
621关键帧的选择
622融合视觉惯性信息的后端优化
623基于图像信息熵的点线融合模式
624边缘化策略
63亚像素级点线特征合并优化的定位算法
631滑动窗口算法
632SPML-VIO算法流程
64实验与分析
641定位精度实验分析
642真实场景实验分析
6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11坐标系及转换
附111相机几何模型
附112视觉相关坐标系
附113坐标系间的转换
附12IMU预积分
附13李群与李代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8137804 |
条码 | 9787118137804 |
编者 | 赵军阳,张志利,祝慧鑫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40 |
字数 | 162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