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研究的“江苏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新四军在江苏建立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块抗日根据地,以及目前行政区域属于江苏的新四军建立的淮北抗日根据地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国内对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书从新四军革命精神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关系整合入手,分析新四军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由此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探讨江苏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放策略,研究新四军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价值意蕴、新四军文化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等一系列重大、热点问题。
叶美兰,南京邮电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校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历史研究,担任教育部高校历史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主持“共产党红色邮政”和“中国近代史邮政史料整理与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多项。曾凡云,男,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现任职于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政治史、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史学史研究》《民国档案》《安徽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徐鸣,女,法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后,现任职于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根据地史和邮政史。
目录绪 论 001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001 二、 研究内容、史料来源 009 三、 学术创新与突破点 011第一章 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013第一节 全国抗战爆发前的江苏社会 013 一、 政权更迭与政局演变 013 二、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017第二节 江苏沦陷和日伪的统治 037 一、 全国抗战初期的江苏战场 037 二、 日伪政权在江苏的统治 054第三节 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 060 一、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060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071第二章 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建设 076第一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076 一、 江苏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历程 077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及其具体化 087第二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制度建设 097 一、 参议会制度 097 二、 行政体制 104 三、 司法制度 113 四、 干部人事制度 119第三节 中共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的自身建设 131 一、 思想建设———整风运动 131 二、 组织建设———精兵简政 136 三、 作风建设———群众路线 145 四、 廉政建设———反贪污反浪费 150第三章 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57第一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 157 一、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财经政策和方针 157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机构和人员 167 三、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管理与监督机制 177第二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与大生产运动 189 一、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190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198第三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工商税收 209 一、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工商业 209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工商税收的建立与发展 218三、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工商税种 225第四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金融货币 235 一、 江苏抗日根据地金融机构的创建与发展 235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242 三、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248第四章 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教育与文化 256第一节 卓有成效的新闻出版宣传工作 256 一、 报刊类型、内容、受众的多元化选择 257 二、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全面发展 269 三、 党和军队领导人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宣传 279第二节 教育事业在艰难困苦中蓬勃发展 283 一、 学校教育举步维艰 283 二、 廉政教育长抓不懈 286 三、 民众教育丰富多彩 296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繁荣及其社会影响 298 一、 抗日根据地文学与艺术的兴起 299 二、 抗日根据地文学与艺术的繁荣 308 三、 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社会影响 316第五章 新四军与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323第一节 新四军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 324 一、 新四军开赴江苏前沦陷区群众工作的开展 324 二、 新四军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的开展 329 三、 江苏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的特点 348第二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 356 新四军对江苏各派别的统战工作 357第三节 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380 一、 新四军在江苏抗日根据地卫生工作的开展 381 二、 江苏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385余 论 392 一、 新四军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的发展特征 393 二、 新四军在江苏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基本经验 397参考文献 408索 引 421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 | 9787214301932 |
条码 | 9787214301932 |
编者 | 张宪文、朱庆葆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52 |
字数 | 314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纯质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