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的文学脉络,剖析城市地理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指出多元融合是大湾区文学 重要的特质。 全书以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切入,通过对话的形式,和十几位作家、学者共同探讨大湾区11个城市之中文学的发展轨迹、文化的演变、地域性的文化特质, 次集中梳理了大湾区内部各个地区的文学特点及其内部联系,并展望了“大湾区文学共同体”的发展趋势与可能性。 本书适合对文学史、文学评论、文学地理等方面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绪论
地理空间及其文明活力的精神烙印 ———在大湾区思考一种文学地理学
香港
香港: 理解更内在的文化维度
在都市漫步 ———香港文学一瞥
澳门
澳门: 回旋空间和启新之地
立足于多元文化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 ———关于澳门文学的一次对谈
广州
广州: 中心的边缘与边缘的中心
大湾区城市文学地理 ———关于广州文学的对话
深圳
深圳: 高科技之城和新城市诗学
深圳孕育着最富现代性的城市文学形态 ———关于深圳文学及青年写作的对话
珠海
珠海: 从探海取珠到沿珠觅海的文学隐喻
在海滨寻找摩西 ———关于珠海文学的对话
佛山
佛山: 粤味的根系与柔软的佛系
在岭南的乡愁中写出融合性与当代性 ———关于佛山文学的对话
惠州
惠州: 如何理解苏东坡、核电站和巽寮湾
“向内挖” 与“往外走” ———关于惠州文学的对谈
东莞
东莞: 中国转型经验的集装箱
洼地上的文学观望 ———关于东莞文学的对话
中山
中山: 探寻历史视野和文化纽带下的文学可能
在平原遥望群山 ———关于中山文学的对话
江门
江门: 从陈白沙、梁启超看岭南心学
有待挖掘的富矿 ———关于江门文学的对话
肇庆
肇庆: 文明融合与历史转折的提醒
从端砚一样的朴实、沉静走向惠能、利玛窦一样的开放、浑厚 ———关于肇庆文学与文学地理的对话
附录
关于大湾区及其文学的开放问卷
王威廉,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十月文学奖、花城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金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
陈培浩,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汉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东省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潮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ISBN | 9787549130382 |
条码 | 9787549130382 |
编者 | 王威廉 陈培浩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288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纯质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