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女性写作”概念提出者论女性写作
埃莱娜?西苏是“女性写作/阴性书写”(écriture féminine)概念的提出者,也是继波伏瓦之后,法国女性主义领域的“三杰”之一。《阁楼上的疯女人》的作者评价道,“西苏与其他法国当代女性主义者极具说服力地阐述了父权语言中的等级对立”。
★震撼人心的诗化语言,相互映照的六篇文字
本书收录的六篇文章中有西苏自己的观点输出,也有对不同类型的小说、画作的评论,读者可以对照阅读,建立起对西苏定义下的“女性写作”的整体认识。西苏的文字一向以激情、诗化、充满哲思著称,本书由曾经翻译过《隐痛》的南京大学博士焦君怡老师翻译,完美还原了西苏的诗化语言。
★可二次展开的特殊护封,再平面(out.o studio)工作室设计
可二次展开的特殊护封,使用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单光牛皮纸印制,以隐藏在白色表面下的蔚蓝,象征了写作世界的浩瀚,由再平面(out.o studio)工作室设计。
《我该如何写作》汇集了西苏从1975年到1984年写作的关于“女性写作”的六篇文章,论及西苏在博士论文中研究的乔伊斯、她钟爱的巴西作家李斯佩克朵、日本画家葛饰北斋。“我以女性的身份写作,这造成了什么区别?”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在工作中,西苏始终在探索一个肯定这种区别存在的空间。
埃莱娜·西苏,作家、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于1937年生于阿尔及利亚,母亲是从德国逃出的流亡者。她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研究者、欧洲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参与了巴黎第八大学的创办,并于1974年在这里设立了女性问题研究中心,是全球最早的几个女性问题研究中心之一。
译者
焦君怡,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译有《导体》《隐痛》《布列塔尼歌谣》等。
1 投身写作(1976)
85 对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的两篇解读
89 性别过错:我在哪里享欲? (1976)
123 享乐的约束/原则或迷失的悖论(1983)
145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方法(1979)
179 坦克雷德在继续(1983)
217 最后的画作或上帝的肖像(1983)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 | 9787559683298 |
条码 | 9787559683298 |
编者 | [法]埃莱娜·西苏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68 |
字数 | 11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