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工业区的建设发展曾经热火朝天、人潮拥挤、机器轰鸣,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技术陈旧、资源枯竭、污染严重、设备老化、产品积压、人口流失、城市贫困等系列问题。为了重振工业区的辉煌,解决区域经济悬崖式下滑、企业亏损、产业升级、职工就业、城市活力等问题,在企业往往难以自救的情况下,政府旋即开始了它的拯救行动,规划、土地、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工具箱被综合使用,努力注入“维生素”“强心针”。
首钢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有着深刻历史社会背景,受到国家、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当前,其更新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作重点从以开发建设为重点转向开发建设与产业培育并重的新阶段。未来,随着北京发展步入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首钢老工业区更新也将面临产业培育、活力复兴等新任务,着其更新改造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推广复制首钢模式,要注重其阶段性特征,以发展的眼光统筹好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关系,探索适应当地自身发展阶段与条件的举措。
岁月不居,回望来路,翘首前路,我们又一次站在时代的转弯处。当前,我国正朝着动力转换、速度换挡、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进,国内诸多城市告别了大拆大建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城市更新时代,由此,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深刻转型、提升城市面貌和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但是,城市更新作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时期而出现的必然产物,与现行的管理体系和大众熟知的工作推进方式大相径庭,亟需探索新的治理方式和政策体系。本书选取了城市更新中的一个类型,即老工业区更新为主题,系统梳理工业区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分析其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困局问题,以首钢老工业区为典型案例,总结了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经验做法,为全国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提供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引。
全书共分总论和四个篇章。总论对老工业区进行了界定,对老工业区面临的形势、如何认识老工业区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首钢老工业区的基本情况。第1篇,以历史长周期的视角,梳理了我国老工业区的萌芽、发展、衰落、更新的历程,让读者了解老工业区的辉煌历史和兴衰过程,知史而明鉴、识古而知今,在历史变迁中有所感悟领悟。第2篇,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导向,分析了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中面临的堵点卡点问题,并梳理了国内外改革探索的实践。第3篇,以首钢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为样本,从道路、规划、品牌、土地、工业遗存保护利用、行政审批、产业植入、体制机制等八方面,阐述了更新改造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如何突围解决,以案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具体做法。第4篇,启示与展望,阐述了如何认识首钢经验和首钢模式,阐述老工业区未来发展的趋势。
总论 城市更新时代与首钢老工业区涅槃重生之路
第1篇 历史与变迁
第1章 我国老工业区前世今生
第2章 老工业区更新历程
第2篇 困局与探索
第3章 老工业区困局
第4章 国外探索
第5章 国内探索
第3篇 突围与创新
第6章 道路突围
第7章 规划突围
第8章 品牌突围
第9章 土地突围
第10章 工业遗产突围
第11章 审批突围
第12章 产业突围
第13章 机制突围
第4篇 启示与展望
第14章 回望来路
第15章 展望去路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2312153 |
条码 | 9787112312153 |
编者 | 主编 袁钟楚 副主编 李晓波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6-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22 |
字数 | 227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