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在AI时代回望梁武帝的天学狂热,在FAST射电望远镜旁重审古代星占逻辑——江晓原教授搭建的这种时空对话,不仅关乎天文,更启示我们如何在一个技术狂欢的时代保持清醒。
江晓原教授的天文学普及文章在中文科普领域独树一帜,与主流量化科普、人文抒情派或技术实用型科普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独特性使他的天文科普文章具有“认知疫苗”功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植入对科学权威的理性审视能力。阅读这部《古今天文谭荟》,读者可能感到“信息密度过高”,但这恰恰构成了对抗碎片化阅读的学术壁垒。这种风格在如今这个后真相时代具有特殊的科学传播价值——既非民科式的反智,也非教条式的布道,而是培养具有历史纵深感的科学思考者。
“三栖学者”的知识架构,四十年大众写作的沉淀,使江晓原教授既能精准把握天文前沿,又能跳出学科藩篱进行人文审视;这种将考据学功底、哲学反思与叙事创新相结合的写作,在中文科普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大众表达”范式,其影响已超越天文学领域。
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国民科学素养”基础读物,其价值不仅在于传播天文学知识,更在于构建一种“批判性科学素养”——读者获得的不是确定的结论,而是审视科学文化的多维视角。这种将天文学作为“人类认知标本”进行解剖的写法,在后真相时代具有特殊的文明反思意义,其真正的创新点在于把“科学是什么”的元问题重新交还给普通读者。
因此,这本书写给所有对星空保持好奇又对“科学真理”心存警惕的独立思考者。也许,下次再看NASA发布会或科幻大片时,你将拥有截然不同的洞察维度。
仰望星空时,你是否想过: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从来不只是科学问题,更是一部充满权力博弈、文化误读与想象狂欢的文明史诗?  
本书将带你开启一场颠覆认知的天文文化之旅:从甲骨卜辞中的超新星记录,到引力波探测的当代争议;从托勒密不为人知的地理学家身份,到科幻电影中的科学漏洞……科学史大家江晓原教授以40年的深厚研究积淀,揭开“天文科学”背后惊心动魄的“人文真相”。
全书精选江晓原教授60余篇随笔,内容涵盖“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天学大家的前尘往事”“古代天学与中外交流”“星际航行与外星文明”、“科学幻想中的天文学”五大主题,以科学评论与文化批评巧妙结合的笔法,构建起一部横跨三千年的天文认知史。
这不是一本重复天文学常识的科普书,而是一把解剖科学文化的柳叶刀。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仰望的从来不是星空,而是人类自身的欲望与局限。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人文学院首任院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前理事长,上海市性教育协会前副会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理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百余种,多种著作获“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01 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
天狼星颜色之谜:中国古籍解除恒星演化理论的困扰 003
我们如何知道太阳由什么构成? 009
戴森球: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终极展望 015
爱丁顿到底有没有验证广义相对论? 022
冥王星:一个天文标杆的前世今生 029
望远镜及其在中国的早期谜案和遭遇 035
放大镜和望远镜: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吗? 041
多世界:量子力学送给科幻的一个礼物 049
引力波和它的社会学及不确定性 056
宇宙学是一门科学 063
天文学史上,是技术三次促进了科学 070
02 天学大家的前尘往事
泰山北斗《至大论》(上) 079
泰山北斗《至大论》(下) 084
星占之王:从《四书》说起 091
他还是地理学的托勒密 096
一个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伟人 102
贵族天文学家的叛逆青春 107
遥想当年,天堡星堡 112
使超新星革命,让大彗星造反 118
双面人:天文学家和星占学家 124
两百年的东方奇遇 129
哥白尼的圆:尚未扑灭的“谬种” 135
哥白尼学说往事:科学证据是必要的吗? 140
哥白尼和星占学的隐秘关系 147
开普勒:星占学与天文学的最后交点 153
1835 年的月亮:一场可喜的骗局 158
03 古代天学与中外交流
为什么孔子诞辰可以推算? 167
周武王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 174
星盘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181
六朝隋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188
元蒙帝国带来的第二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194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上) 200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下) 206
日食的意义:从“杀无赦”到《祈晴文》 212
水运仪象台:神话和传说的尾巴 222
梁武帝:一个懂天学的帝王的奇异人生 229
私人天文台之前世今生 235
天文年历之前世今生 242
古代历法:科学为伪科学服务吗? 247
历史事件的年代不是用历法算出来的 251
山西陶寺遗址有中国的“巨石阵”吗? 258
《周髀算经》里那些惊人的学说 264
谁告诉了中国人寒暑五带的知识? 270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276
勾股定理的荣誉到底归谁? 283
古代中国的宇宙理论有希腊的影子吗? 290
04 星际航行与外星文明
从德雷克公式到SETI 299
围绕METI 行动的争论 306
火星文明:从科学课题变成幻想主题 312
曾让天文学家神魂颠倒的“火星运河” 319
星际航行: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326
地球2.0 :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333
地球流浪之后:第三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339
‘Oumuamua :外星文明的使者真的来过了吗? 345
05 科学幻想中的天文学
UFO 谈资指南 355
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 362
火星人留守几亿年? 369
《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么? 375
火星殖民计划:商业骗局和科学梦想 381
令人失望的《世界之战》 388
未来史诗:《星际战舰卡拉狄加》 394
“你若看一遍就明白,那只能证明我们失败” 400
美国人的世界秩序:重温《地球停转之日》 406
HAL 9000 的命运:服从还是反抗? 411
《后天》: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 418
看完《2012》,明天该上班还是要上班 423
索拉里斯星的隐喻 432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抑或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437
附:星际穿越目前还只是个传说 445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8187150 | 
| 条码 | 9787218187150 | 
| 编者 | 江晓原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460 | 
| 字数 | 360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