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学会告别

编号:
wx1203778301
销售价:
¥49.63
(市场价: ¥59.80)
赠送积分:
50
数量:
   
商品介绍

1. 本书为《学会告别》修订版,新增 4 万字内容,融入更多案例、思考与智慧。内容涵盖中国安宁疗护现状、家庭对话、跨文化对比案例、丧亲疗愈方法,以及病情告知、陪伴、照护等实用指引,为读者提供更贴合中国本土化的实践参考。特邀雷爱民撰写新序,作者亦新增后记,记录初版出版后对中国生死观念的观察与思考,让内容更具时效性与深度。书中同步附上 “生前预嘱” 等法律文书范本,助力读者切实把握对临终医疗和生命质量的决策权。?
2. 这是一本真正扎根中国国情的告别之书?
作为国内首位深耕临床生死心理研究的跨文化学者,彭小华既翻译《zui好的告别》等国际经典,又以陪伴三位亲人离世的亲身经历,从多元文化与观念视角探讨生死话题。针对中国缓和医疗、临终关怀刚起步的现状,本书立足本土实际,破解中国家庭在临终决策中的伦理困境。?
3. 打破沉默,直面不可回避的 “公共课题”?
在 “避谈死亡” 的集体文化惯性下,作者以理性而温情的笔触直抵核心。本书反思现代医疗化死亡的局限,探讨家属医疗决策的权利与边界;通过中西死亡文化对比,解析不同告别方式背后的生命哲学,助力家庭建立 “关于生命质量的诚实对话”。

彭小华曾在中美两地陪伴三位亲人的离世,在本书中,她以父亲进入ICU为叙事起点,细腻记述其临终阶段的医疗决策与家庭协商过程。文字间穿插着童年记忆、死亡观念史的形成,以及三位至亲临终时不同的意愿表达,更融入大量对中外临终关怀的深度研究与身边真实家庭的临终故事。?

在多重叙事的交织中,她层层剖析中国家庭在临终决策中的伦理困境,将临终者的主体性、生存质量与死亡质量等议题郑重带入公众视野。她不美化死亡,亦不回避其沉重,而是以理性而温情的笔触揭示:唯有直面死亡、尊严探讨,方能触摸到生命落幕时那沉甸甸的完整。

彭小华,文艺学博士。跨文化生死学研究者、传播者。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咨询师。著有《学会告别》《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翻译出版《最好的告别》《好好告别》《善终的艺术》《直觉养育的力量》《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虎妈的女儿》《积极养育:和孩子共建亲密关系》等著作。

序言 了解死亡与临终:现代人尚未完成的必修课
第一版自序 我的死亡观念形成史

第一部分 临终抉择:生还是死?
一 死亡的新面孔
二 临终、死亡模式的变迁
三 亲人临终,留还是放?
四 延续生命的治疗:医生怎么说

第二部分 理解死亡与生命
五 什么是死亡
六 死亡观:不同的思想传统
七 死亡是敌人吗?
八 死亡禁忌、焦虑与恐惧
九 死亡教育:同孩子谈生死

第三部分 为善终做准备
十 善终与失败的死亡
十一 告诉她 / 他——疾病知情与治疗决策
十二 了解临终,做好临终医疗安排
十三 陪伴与心理支持
十四 母亲之死: 一个善终的样本

第四部分 善后
十五 遗体、骨灰处理
十六 丧亲悲伤与新关系建立

附录
附录一 生前预嘱
附录二 临终征兆
附录三 消失在眼前,活在我心中——在婆母追思会上的发言
附录四 死别,也可以满怀喜悦 ——我在母亲葬礼上的发言
附录五 如今归去,父亲安息:一篇准备了两年的追思文章

第一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21777499
条码 9787521777499
编者 彭小华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9-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368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