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null
本书从文学经典化的角度, 探究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与华文文学、经典化的理论建构、经典化的批评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 反思文学经典化的意义, 凸显出华语文学研究的丰富性, 对于梳理中文文学经典化与当代华语文学的重要理论资源和创作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主编简介
金进,浙江大学文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全委会委员,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著有《世界华文文学史论》《中国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建构研究》《冷战与华语语系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疆界》等学术专著六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一项。在《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罗柏松(James Robson),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中国宗教研究会会长,研究领域为民间宗教、禅宗史、道教史及宗教地理、艺术,著有Power of Place: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Sacred Peak in Medieval China(Harvard, 2009),合编Buddhist Monasticism in East Asia: Places of Practice(Routledge, 2010),于2010年获法国“儒莲奖”。
中文文学经典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之间的建构关系,及其呈现出来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全球建构是当下中国学术界要回应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的文学史研究的成果,不少是将注意力放在材料的拼凑和领地的占有,而整合性的理论研究却极其缺乏,往往造成文学史的逻辑混乱和大杂烩现象。2024年11月1日至3日,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2024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校友楼紫金港厅举行。本次会议围绕金进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讨中文文学经典化的历史演变、文化价值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路径,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华文文学两个重要维度,探究两个维度与世界汉学的对话互动,厘清两个维度与世界汉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供的文化支撑和理论基础。本辑以此次会议参会论文为主整理而成,希望能够展现全球人文学者在“中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这一话题上的努力和成果,开拓未来中文文学研究的可能路径。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9181104 |
条码 | 9787309181104 |
编者 | 金进, (美) 罗柏松主编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46 |
字数 | 447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