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老师的代表作。本书初版于199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期间重印两次,广受学术界好评,被视作是相关领域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可以说是中文学术界最早的,同时也是最系统的关于中世纪哲学的研究著作。后来经相关专家学者论证,收入中国出版集团主持的《中国文库》丛书第二辑。本次经相关学者推荐和评审,收入商务印书馆的《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本书从其内容来看,研究范围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17世纪的欧洲哲学,聚焦范围在中世纪哲学,研究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思想起源,同时也分析中世纪思想对近代欧洲哲学的影响和奠基。比如其在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等方面对16世纪之后欧洲哲学的影响。具体来说,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存在”概念意义的辨析演化为关于实体、本质和实在的不同学说,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的不同理解发展为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两条路线的分歧,关于质料与形式关系的研究导致了物质实体观,对理智抽象作用的讨论触及感性与理性、思想与现实、个人意识与类意识关系这样一些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按照基督教义对希腊哲学灵魂学说进行的改造不但导致了精神实体观,而且包含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的具体研究。至于中世纪对意志、善与恶、自然律等伦理问题的研究,它们与希腊哲学中有关的零星论述相比,更显出中世纪哲学的独创性。就中世纪哲学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形而上学的主题、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实体观、认识论中天赋观念呛、经验论和先验论观点、义务论、幸福论和意志论的伦理观等重要理论在中世纪哲学家的思想中已经相当成熟。只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直到近代才发生影响。
赵敦华,男,汉族,1949年生,江苏南通人。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宗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威望。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哲学、基督教哲学、中西比较哲学。著有《中世纪哲学》、《基督教哲学1500年》、《西方哲学简史》、《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回到思想的本源》、《圣经历史哲学》(上下卷》等多部著作。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ISBN | 9787100252379 |
条码 | 9787100252379 |
编者 | 赵敦华 著 著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