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中州梨园影像 戏剧文学评论集

编号:
wx1203840883
销售价:
¥55.08
(市场价: ¥68.00)
赠送积分:
55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戏曲评论文章及珍藏的戏曲影像资料,内容分为六个板块,分别是史论求索、剧作评品、星光闪烁、荧屏视野、文学夜谭和前尘往事。“史论求索”是作者通过对戏曲史料的求证以说明戏曲的若干特质,“剧作评品”摘选了作者发表的部分戏剧评论文章,“星光闪烁”主要展示了作者多年撰写的有关戏曲名家的文章,“荧屏视野”主要展示了作者参与创作和改编的戏曲电影电视,“文学夜谭”探讨了戏曲与文学的一脉相承,“前尘往事”是作者回忆与戏曲名家交往经历的文章。本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中州梨园风采,是研究中州戏曲历史和发展的宝贵资料。

王复兴,1950年生,山东济南人。编审。曾任《河南戏剧》杂志副主编,《故事家》杂志、《武侠故事》杂志主编,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民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理事等。参与创作的豫剧MTV《抬花轿》获1995年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首届河南电影电视“大河奖”一等奖,电视专题片《戏迷的乐园》获第十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河南省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文化系统“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第四届“香玉杯”艺术奖等。

第一辑 史论求索

钟嗣成和我国第一部戏曲论著《录鬼簿》

试论包公与包公戏

北宋开封的戏曲演出

从《歧路灯》看家庭戏班的兴衰

《桃花扇》与侯方域

豫剧的美学特性论

我国四大剧种之一豫剧

河南曲剧的形成及其发展

樊戏艺术论

豫剧现代戏的新发展

——《倒霉大叔的婚事》的审美沉思

豫剧与中原文化

当代豫剧观众的审美心理探索

豫剧的丑角艺术

中州民俗与豫剧

朱仙镇年画与豫剧祥符调

豫剧的美学特征

漫谈红脸戏

庙会赛社的文化之光

——河南民间舞蹈与地方戏

论杨兰春的现代戏创作

陈宪章:继往开来的剧作家

豫剧的悲剧艺术

抗战时期的豫剧现代戏

拓展豫剧艺术的表现空间

豫剧在海外的传播

豫剧在港澳台的传播

第二辑 剧作品评

不能一概否定清官戏

——与黎辉同志商榷

要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

戏曲现代戏要有“戏”

——一切化为我用

——河南省首届戏剧大赛零札

豫剧首次赴港演出记

一个艺术家的真实写照

——看电视连续剧《常香玉》

古剧新葩 满台锦绣

——河南省首届越调演员荧屏赛综述

流动着的审美空间

——评豫剧《红果,红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

——河南省第六届戏剧大赛述评

第三辑 星光闪烁

“我崇拜生活的真实”

——访剧作家丁一三

任宏恩和他的表演艺术

他的舞台在幕后

——访剧作家陈宪章

齐飞其人其作

申凤梅:舞台上的“活诸葛”

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

——记文华奖获得者陈静

李娜,好个河南妞

豫西汉子豫西调

——记文华奖、梅花奖获得者李树建

映日荷花别样红

——记越调表演艺术家毛爱莲

王希玲的小生艺术

路振隆:浓墨重彩绘新篇

金枝何以花常开

——兼论李金枝现代戏表演中的艺术追求

阎派传人李喜华

河南曲剧发展史上的丰碑

——张新芳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

第四辑 荧屏视野

美与当代人

寻梦

——虎美玲的艺术追求

电视文艺的电视化

——看“大河奖”作品有感

美的发掘与揭示

——评“大河奖”电视文艺作品

戏迷

璀璨的新景观

——评“大河奖”电视文艺专题和MTV

第五辑 文学夜谭

开启“笑话”先河的邯郸淳

为祖父辩诬的岳珂

胸中元自有江山

——陈与义和他的爱国诗篇

试论青勃诗歌的艺术特色

“戏”的寻访

迷恋家乡戏

古戏楼遐思

像剧情思录

豪气干云铸侠魂

——《武侠故事》发刊词

问世间,侠是何物

——武侠文学的审美情结

流风回云 波翻浪卷

——武侠文学的情节美

心中的梦

无招胜有招

武戏文唱

第六辑 前尘往事

立艺德 立人品

——深切怀念阎立品老师

走近常香玉

越调之光

——怀念申凤梅大师

唯有牡丹真国色

——缅怀马金凤大师

梨园光与影之《寻梦》

梨园光与影之《抬花轿》

梨园光与影之《观戏潮》

后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77310855
条码 9787577310855
编者 王复兴 著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8-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424
字数 331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