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传统中国社会以伦理为本位,在此基础上,古代小说的情节安排与人物设置较多涉笔伦理关系,此种叙事又与小说的道德意识及教化功能密切相关,既反映了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又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书认为古代小说中的伦理叙事自具传统、自成谱系,对其展开探究,具备三方面的学术意义,即便于增进对中国小说的伦理特质的体认,便于加强对伦理小说的内在张力的解释,便于深化古代小说的文化研究。通过诠释伦理叙事传统的理论内涵、表现形态与艺术特色,一方面可以管窥伦理文化的样态,认知中国人作为父亲、儿子,岳父、女婿,教师、学生,结拜之兄、弟的伦理义务与待人接物方式,理解诸如子女出生、婚嫁、择友、拜师等正常的成长轨迹和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又适足结合人物和情节,体会文学虚构与描摹的魅力。本书力图追求涵盖名著与非名著的文学现象通盘研究,并致力于挖掘前人论述较少的命题,即使是前人已有探讨的部分,也尽量有所开拓,由此实现将伦理关系描写与小说叙事艺术相结合的考察目标,从伦理维度推进小说史、文学史的研究。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5293795 |
条码 | 9787305293795 |
编者 | 朱锐泉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4-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76 |
字数 | 548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