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吊比干碑》,全称《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北魏孝文帝元宏撰文,据《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十八年(494)十有一月,……甲申(十四日),经比干之墓,伤其忠而获戾,亲为吊文,树碑而刊之。”文中记述了孝文帝对殷太师比干直言敢谏及临危不惧品德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此碑当立于此事件之后不久。原碑在汲县比干墓前,惜已不存,亦未见原石拓本传世。现存者乃北宋元佑五年(1090)九月吴处厚依拓本重刻,并记“久已为乡民毁去,赖民间偶存其遗刻”,“幸遇圣辰,再获刊勒”。碑高256厘米,宽136厘米。碑额篆书 “皇帝吊殷比干文”七字。碑文楷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六字。碑阴楷书四列,前三列为从官八十二人题名,第四列为宋元佑五年九月十五日吴处厚撰《碑阴记》。宋适立碑,林舍书丹,助教刘士亨模刊。今存河南卫辉市顿坊店乡比干庙碑廊内。此碑虽为宋代重刻,书法不失方整古茂,瘦硬峻直。碑阴极有可能是北魏原刻,可与碑阳相参看。
此碑未署书丹者姓名,传为崔浩所书。北宋大观三年(1109)汝州知州王寀所刻《汝帖》中曾刻《吊比干碑》三行共二十四字(未知是据原石拓本还是重刻石拓本摹刻),亦署为崔浩书,未知何据。崔浩,字伯渊,河东武城人,为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官至太常卿,博览经史,通天文,工书。后因修国史获罪,卒于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故此碑应与崔浩无关。
今选用之本为私人所藏,碑阳为清中期拓本,朱友耕旧藏,“友耕”朱文印钤于碑首字右上。碑阴为清晚期至民国时拓本,戚叔玉旧藏,“叔玉”朱文印钤于拓纸背面。均为首次原色原大全本影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ISBN | 9787547935910 |
条码 | 9787547935910 |
编者 |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5-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72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