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作为教*部“长*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长期深耕影视理论与文化研究,其提出的想象力消费、影游融合、动游融合等概念逐渐成为学界研究重点。本书作为陈旭光教授带领青年学者针对两大热点案例进行的系统研究的成果,其学术性强,紧跟时代潮流,为今后想象力消费、影游融合、动游融合理论发展和实践开拓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2024—2025年中国影视游戏动漫行业最重要的两个“超级成功”案例《黑神话: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为研究对象,以“影游融合”“动游融合”为基本定位,以“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跨媒介叙事”“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等为方法和视界,立足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与媒介融合发展的前沿,谛听时代脉动,追索来踪去影,全面深入地剖析、解构这两个现象级“神话”的叙事与表意、结构与机制、技术赋能与工业升级、影游新美学与中国文化再生产等,总结、探求其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和奥妙。
本书依托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向研究”的优秀结项成果,新老课题组成员合力“接着写”,以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启示和教训,系国内首部及时之作,有“醒世恒言”之追求,具开风气之先之功效。
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西部电影集团西部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影视艺术》编委会主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影游融合研究丛书”,“中国影视年度蓝皮书”(联合,2018—202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向研究”、重点课题“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主要著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艺术的意蕴》《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华语电影大片研究》《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现代卷》《当代中国电影的创意研究》《新世纪、新力量、新美学: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研究》《艺术的本体与维度》《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新世纪中国电影史(2000—2022)》《影像中国与光影未来:陈旭光影视理论批评选集》等。
《电影工业美学研究》《艺术的本体与维度》分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导?论? 建构一种理论批评的文化生产力
第一章 《黑神话:悟空》的影游融合:叙事分析与批评话语
第一节 现象级“神话”的诞生:《黑神话:悟空》的影游融合新高度
第二节 影游融合的跨媒介叙事:《黑神话:悟空》的边界延伸与审美再塑
第三节 影游融合视域下的《黑神话:悟空》:复杂叙事、交互实践与文化批评
第四节 影游融合的批判性话语分析:《黑神话:悟空》的三重文化追问
第二章 《黑神话:悟空》的多维分析:视角、文化、机制与结构
第一节 《黑神话:悟空》的美学批评:“言—象—意”分析与中国美学精神
第二节 《黑神话:悟空》的文化研究:游戏文化与影游融合的文化再生产
第三节 《黑神话:悟空》的“数字美学”:从“抽象模拟”到“数字孪生”
第四节 《黑神话:悟空》的“数字哲学”:从“晶体—影像”结构到时间、镜像的差异与重复
第三章 《哪吒之魔童闹海》:想象力消费理论的批评话语实践
第一节 “中国故事”生成:“哪吒”的百年流变与想象力消费的当代实现
第二节 想象力消费的社会批评:作为活态神话与社会想象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第三节 经典重述与想象力消费:技术美学与数字表演张力下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第四节 想象力消费的情感动力学:《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神话-现代”叙事与情感的想象力消费
第四章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与理论批评化
第一节 电影工业美学“系列/品牌”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工业美学新高度
第二节 电影工业美学的“整体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叙事创新、内容生成与产业升级?
第三节 电影工业美学的“作者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体制内作者”批评
第四节 电影工业美学的大众文化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青年文化性及文化批评
第五章 影游融合的理论批评化历程:从探索到融合
第一节 影游融合批评“试水”:《头号玩家》的跨媒介叙事与文化分析
第二节 影游融合的“作者论”批评:《刺杀小说家》的作者性、寓言化与工业美学建构
第三节 影游融合的跨媒介改编批评:《倩女幽魂:人间情》的跨媒介叙事与想象力消费
第四节 影游融合与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互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游戏化叙事与工业美学探索
第五节 影游融合理论批评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游戏、工业/美学融合
第六节 影游融合类型批评:中国魔幻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与影游融合
第六章 想象力消费理论:从影游融合到动游融合
第一节 影游融合的想象力新美学与想象力消费:方法、视野与理论
第二节 影游融合的游生代思维与想象力消费:技术美学与艺术形态
第三节 动游融合的表征及趋势:现实困境、“美学失语”与未来发展
第四节 动游融合的工业美学:媒介文化、技术美学与想象力消费
跋?融合媒介?跨越高峰:从2025再出发
后?记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ISBN | 9787507858853 |
| 条码 | 9787507858853 |
| 编者 | 陈旭光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
| 字数 |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