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2023)》的理论体系与指标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低碳建设诊断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操性,并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完善了低碳建设水平数字化诊断系统。本书展示了我国296个城市最新的低碳建设水平,建立了样本城市间的低碳建设水平指数和排名。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自2021年以来连续4年)(国际著名学术机构科睿唯安(Clarivte)发布)中国高被引学者(自2014年以来连续10年)(国际著名学术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Google Scholar检索:研究成果总被应用数为32000(2024)2020年和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职业生涯与上一年度(Career & Single-year))(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发布,每2年发布一次)共发表学术论文481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7篇,其中SCI检索100篇、SSCI检索117篇。
目录
第一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诊断机理 1
第一节 城市低碳建设的内涵 1
第二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形成的机理 2
一、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体现在城市系统的碳循环中 2
二、管理过程决定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7
第三节 双视角集成下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矩阵结构诊断指标 11
一、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指标体系的矩阵结构 11
二、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指标体系矩阵结构的创新性 12
第二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指标体系 15
第一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能源结构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16
一、能源结构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16
二、能源结构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17
三、能源结构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18
四、能源结构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19
五、能源结构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19
第二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经济发展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20
一、经济发展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1
二、经济发展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2
三、经济发展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3
四、经济发展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3
五、经济发展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4
第三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生产效率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25
一、生产效率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5
二、生产效率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6
三、生产效率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7
四、生产效率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8
五、生产效率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28
第四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城市居民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29
一、城市居民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0
二、城市居民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1
三、城市居民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2
四、城市居民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2
五、城市居民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3
第五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水域碳汇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34
一、水域碳汇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4
二、水域碳汇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5
三、水域碳汇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6
四、水域碳汇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7
五、水域碳汇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7
第六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森林碳汇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38
一、森林碳汇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9
二、森林碳汇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39
三、森林碳汇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0
四、森林碳汇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1
五、森林碳汇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2
第七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绿地碳汇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42
一、绿地碳汇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3
二、绿地碳汇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4
三、绿地碳汇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4
四、绿地碳汇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5
五、绿地碳汇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6
第八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在低碳技术维度的诊断指标体系 47
一、低碳技术维度规划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7
二、低碳技术维度实施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8
三、低碳技术维度检查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49
四、低碳技术维度结果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50
五、低碳技术维度反馈环节的诊断指标体系 51
第三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方法 52
第一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算的理论框架 52
第二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模型 52
一、城市尺度的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模型 52
二、维度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模型 54
三、环节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模型 54
四、指标尺度的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模型 55
五、得分变量尺度的低碳建设水平计算模型 56
第三节 基于城市特征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 57
一、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的概念 57
二、构建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的机理 58
三、影响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的客观条件特征 59
四、基于客观条件特征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修正系数计算公式 61
第四节 对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结果的解析方法 62
第四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数字化系统 63
第一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数字化诊断系统的理论基础 63
第二节 样本城市范围 65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来源与数据收集方法 75
一、定量数据 75
二、定性数据 78
第四节 数据挖掘方法 79
一、初始爬虫数据挖掘 79
二、迭代爬虫优化数据挖掘 81
三、爬虫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84
第五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数据库 85
一、网页元数据筛选 85
二、数据文件库的建立 86
第六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仿真平台 86
一、全国尺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总览系统 87
二、单个城市的低碳建设水平分析系统 87
三、不同维度城市低碳建设水平分析系统 88
四、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仿真模拟系统 88
五、仿真平台数据后台管理系统 89
第七节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计分的程序化 90
第五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诊断实证数据 91
第一节 能源结构(En)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91
一、能源结构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91
二、能源结构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95
三、能源结构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100
四、能源结构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105
五、能源结构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108
第二节 经济发展(Ec)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113
一、经济发展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113
二、经济发展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118
三、经济发展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123
四、经济发展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128
五、经济发展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138
第三节 生产效率(Ef)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141
一、生产效率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141
二、生产效率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145
三、生产效率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150
四、生产效率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155
五、生产效率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160
第四节 城市居民(Po)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165
一、城市居民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165
二、城市居民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170
三、城市居民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175
四、城市居民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180
五、城市居民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190
第五节 水域碳汇(Wa)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193
一、水域碳汇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193
二、水域碳汇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197
三、水域碳汇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202
四、水域碳汇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207
五、水域碳汇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210
第六节 森林碳汇(Fo)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214
一、森林碳汇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214
二、森林碳汇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217
三、森林碳汇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222
四、森林碳汇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227
五、森林碳汇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232
第七节 绿地碳汇(GS)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237
一、绿地碳汇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237
二、绿地碳汇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242
三、绿地碳汇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247
四、绿地碳汇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252
五、绿地碳汇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257
第八节 低碳技术(Te)维度诊断指标实证数据 262
一、低碳技术维度规划环节实证数据 262
二、低碳技术维度实施环节实证数据 266
三、低碳技术维度检查环节实证数据 271
四、低碳技术维度结果环节实证数据 274
五、低碳技术维度反馈环节实证数据 284
第九节 城市特征值和修正系数 287
第六章 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297
第一节 能源结构(En)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297
一、样本城市在能源结构维度各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297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能源结构维度各环节的水平 307
第二节 经济发展(Ec)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09
一、样本城市在经济发展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09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经济发展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19
第三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22
一、样本城市在生产效率(Ef)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22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生产效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33
第四节 城市居民(Po)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35
一、样本城市在城市居民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35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城市居民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44
第五节 水域碳汇(Wa)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47
一、样本城市在水域碳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47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水域碳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56
第六节 森林碳汇(Fo)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59
一、样本城市在森林碳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59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森林碳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69
第七节 绿地碳汇(GS)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71
一、样本城市在绿地碳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71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绿地碳汇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81
第八节 低碳技术(Te)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环节水平 384
一、样本城市在低碳技术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84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低碳技术维度管理环节的低碳建设水平 394
第七章 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 396
第一节 样本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的得分值 396
一、能源结构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6
二、经济发展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6
三、生产效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7
四、城市居民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7
五、水域碳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8
六、森林碳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8
七、绿地碳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8
八、低碳技术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09
第二节 样本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的梯队划分 410
第三节 样本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的梯队等级空间分布 419
一、能源结构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19
二、经济发展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0
三、生产效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1
四、城市居民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1
五、水域碳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2
六、森林碳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3
七、绿地碳汇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3
八、低碳技术维度低碳建设水平梯队空间分布 425
第四节 不同规模城市的低碳建设维度水平 425
一、超大及特大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分布 426
二、大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分布 428
三、中等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分布 429
四、小城市低碳建设维度水平分布 430
第五节 不同规模城市中低碳建设维度水平的梯队等级分布 432
一、不同规模城市在能源结构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32
二、不同规模城市在经济发展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34
三、不同规模城市在生产效率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36
四、不同规模城市在城市居民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37
五、不同规模城市在水域碳汇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39
六、不同规模城市在森林碳汇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40
七、不同规模城市在绿地碳汇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41
八、不同规模城市在低碳技术维度的低碳建设水平分布 442
第六节 不同城市群中低碳建设维度水平的分布状态 444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含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 444
二、哈长城市群 444
三、成渝城市群 445
四、长三角城市群 446
五、中原城市群(不含济源市) 446
六、北部湾城市群 447
七、关中平原城市群 447
八、呼包鄂榆城市群 448
九、兰西城市群 449
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449
十一、京津冀城市群 449
第八章 城市低碳建设总体水平 451
第一节 样本城市低碳建设总体水平得分 451
第二节 样本城市低碳建设总体水平梯队划分 454
第三节 不同规模城市的低碳建设总体水平梯队等级分布状态 458
第四节 省级行政区内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 459
一、省级行政区的城市低碳建设平均水平 459
二、省级行政区内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均衡度 461
三、36个省会级城市的低碳建设水平 464
第五节 城市群内的低碳建设水平同步效应 466
第九章 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74
第一节 我国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总体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74
一、城市低碳建设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474
二、城市低碳建设典型经验 476
三、城市低碳建设总体性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80
第二节 能源结构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81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能源结构维度存在的问题 481
二、在能源结构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83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85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经济发展维度存在的问题 485
二、在经济发展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86
第四节 生产效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87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生产效率维度存在的问题 487
二、在生产效率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88
第五节 城市居民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89
一、低碳建设在城市居民维度存在的问题 489
二、在城市居民维度提升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90
第六节 水域碳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92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水域碳汇维度存在的问题 492
二、在水域碳汇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93
第七节 森林碳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93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森林碳汇维度存在的问题 493
二、在森林碳汇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95
第八节 绿地碳汇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议 497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绿地碳汇维度存在的问题 497
二、在绿地碳汇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98
第九节 低碳技术维度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及政策建设 499
一、城市低碳建设在低碳技术维度存在的问题 499
二、在低碳技术维度提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499
第十章 结论 502
一、主要诊断结论 502
二、理论意义 503
三、应用价值 504
四、展望 505
参考文献 507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829863 | 
| 条码 | 9787030829863 | 
| 编者 | 申立银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538 | 
| 字数 | 790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