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卷为修炼丹到的不可或缺的实操技能。
《道书五种》十三卷,明朝归真堂刊本,明代董希祖编著,全书共8册。此书是国内近乎失传孤本,辽宁图书馆仅残存一册清代抄本。分册目次如下:第一册《问答丹髓经》、第二册《参同契集解上》、第三册《参同契集解下》、第四册《金丹发挥集》、第五册《内外金丹集》、第六册《悟真篇三注上》、第七册《悟真篇三注中》、第八册《悟真篇三注下》。《道养初乘忠书》,孤本丹经著作,国内罕见完整版本。卷一有“道养答问”四章,乃清净丹法入门知识,其中对静坐凝神调息,法诀透彻,见地颇高。卷二传坐功诀、证验说、图像说,揭丹法之秘。卷三纂辑丹道实修要诀,丹士行善济世之功行。粘本盛为清代内丹家,号眉春子,熟读丹经,多方拜师,曾得静坐法门真传。《道养初乘忠书》,乃研究内丹学入门之书,弥足珍贵,从静坐调息起修,虽未言成仙飞升,但足可益寿延年,返还青春。
董希祖,号黄阳子,福建漳州(古称霞漳)人,生活于明神宗万历年间,生卒年不详。根据其为《崆峒子问答》所作序言中“甲辰菊月”落款,其著述活动可确证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前后。董氏毕生致力于道教典籍的整理与注解,辑著了《道书五种》(原名《内外金丹集》)八册十三卷。董希祖治学严谨,主张“得师真诀”与“行善积德”并重,强调丹道修炼需“精全、气全、神全”,其著述兼顾理论阐发与实践指导。其丹道思想对清代福建晋江学者粘本盛影响深远,粘氏《道养初乘忠书》直接承袭董氏“三乘”之说,并引录其“坐功口诀”,足见董希祖在南宗丹法传承中的枢纽地位。
粘本盛(约1605—1672),字道恒,号眉春子,福建晋江人,明末清初著名官员、儒学家及道教内丹养生家。出身世宦之家,父粘洪录为万历戊子科举人,精研易学,有“晋江易”之誉。粘本盛少承庭训,笃志研学,兼修儒释道,尤精于《易》理与丹经。立身以忠孝为本,治学以性命双修为旨。清顺治初年授河南推官,以平反冤狱、勤政惠民著称,后历任吏、户、礼、兵、刑五科给事中,上疏五十余次,力主“清盐折归县”“严禁私派”,惠及民生。康熙五年(1666年)任云南乡试主考官,后升礼部都给事中,卒于官,享年六十八。
付前京,女,工作单位为重庆市图书馆。丹道文献网公众号编辑。研究方向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文献研究等。著有学术论文《季蕙纕和他的<玄宗旨>》《浅谈公共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
【目录】(全部)
道书五种
问答丹髓经 1
弁言 1
丹髓序 2
崆峒子问答 4
《长生保命经》后序 21
采真问答玄机 22
金丹发挥集 33
序 33
得师真诀 34
积功累行 34
筑基炼己 35
入室行功 35
引气通关 36
法轮自转 36
看火精熟 37
攒簇日辰 37
定时采药 38
阴阳交媾 38
配合先天 39
浇培圣胎 39
温养事毕 39
十月功成 40
脱胎神化 40
与道合真 40
还丹内篇集 41
还丹妙用 42
还丹口诀 43
灵丹法象 43
黄河逆流 44
内外药物 44
抱元守一 45
精气神说 46
同类说 46
采取说 47
胎息说 47
炼药说 47
老嫩说 48
药火说 48
坎离说 49
复姤说?? 49
佛性论 50
金丹诗集 52
后跋 64
内外金丹集 65
序 65
三乘见验篇 67
《阴符经》解 72
《清净经》解 79
《鼎器歌》解 82
《入药镜》解 85
《心印经》解 93
《参同契》解 95
校上阳子注《参同契》叙 95
《古文参同契集解》卷上 96
后叙 124
卷下 125
后叙 152
《古文参同契三相类集解》卷末 153
上篇 153
下篇 153
后叙 160
悟真三注 161
重校《悟真篇三注》序 161
《悟真篇》序 162
道光禅师注《悟真篇》本末 165
子野真人注《悟真篇》序 167
上阳子注《悟真篇》序 169
《悟真篇三注》卷上 171
凡七言律诗一十六首 171
卷中 199
凡七言绝句六十四首 199
卷下 245
五言一首 245
西江月十二首 246
又一首 257
绝句五首 258
《悟真篇》外集 263
读《周易参同契》 263
性地颂 265
无罪福 266
三界惟心 266
见物便见心 266
圆通 266
随他 267
宝月 267
《心经》颂 267
人我 267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268
戒定慧解 268
即心是佛颂 269
采珠歌 269
禅定指迷歌 270
无心颂 272
又西江月一十二首 273
《悟真篇三注》后序 277
紫贤真人薛道光叙 279
《悟真篇》直指详说 280
赠白洞刘道人歌 284
石桥歌 287
道养初乘忠书
序 288
《忠孝全书》序 289
奉呈高念东先生书 291
凡例发明 292
《道养初乘忠书》总论 294
后跋 296
小序 298
跋 299
题词 300
道养答问引 301
问答一 302
论长生 302
论少壮老 302
论忙闲 304
论祛病 304
论处劳 305
论生育 305
论遏欲 306
论交感 306
论坐功 306
论地仙 307
论赞化 307
论处家 308
论处境 308
论火候妙用 309
论服气无弊 310
问答二 312
论性命 312
论性 312
论命 312
论神气精 313
论汞铅 314
论龙虎 314
论四象五行 315
论河车运转 315
论三车搬运 316
论玄牝 316
论橐籥 316
论巽风坤火 317
问答三 318
论心 318
论耳目口鼻 318
论肝胆脾胃肺肾 319
论肝肺 319
论三隔 320
论三焦 320
论二十八脉 320
论奇经八脉 321
论骨节毛窍 321
论顶骨八门 321
论魂魄 322
论呼吸 322
问答四 324
论开关 324
论任督 324
论开关日期 325
论卯酉周天 325
论后三关 325
论前三关 326
论趺坐 326
论五炁朝元攒簇五行 326
论四大 327
论精气神炼法 327
论止念 327
论金光 328
论火候 328
问鼎炉 328
问黄婆 329
问金公 329
问婴儿 329
问姹女 329
问火中有水 329
问水中有火 330
问既济 330
问未济 330
论饮食 330
坐诀口诀说 332
口诀五 333
学坐要诀 333
口诀一 334
口诀二 336
口诀三 337
吕祖日用诀 337
证验说 339
证验 341
通玄子杨大师论六通 343
栖云先生论冲和 344
图像说 345
内景图 346
内景赋 347
求正篇 348
任脉论 352
督脉论 352
奇经考 353
普照图 355
反照图 356
外药图 357
内药图 358
火候图 359
天根月窟还返三十六宫图 361
返太极之图 362
玄方图 363
龙含狮坐之图 364
鼓巽风之图 365
呼吸说 366
得一说 367
神灵说 368
行禅图 369
立禅图 370
坐禅图 371
五龙蟠体法 372
要诀纂略八 373
第一炼己 373
第二采取所谓炼精化气 373
第三交媾 375
第四河车 375
第五息心 375
先天炁 377
长春真人还丹诀 378
调息修养诀 381
功行说 384
功行 385
保生秘要 388
南北规中引 388
南旋式图 389
归元诀窍 390
周天 390
北旋式图 391
艮背诀窍 392
行庭 392
通关 392
绦法 393
涤秽 393
运规 393
治症分科 395
论五气滞涩 395
论四大症 396
瘫痪 397
痨怯 397
臌胀 398
膈 399
咳嗽 399
时气 399
瘰疬 400
小水迟滞 401
大便不通 401
溺管泄气 401
小肠气 401
痢疾并水泄 402
疟疾并伤风 402
梦遗漏精 402
伤风出汗 403
心邪 403
禁口痢 403
胸腹胀闷 403
胃管疼痛 403
白浊白带 404
目疾 404
瘤破血不止 404
祛偏风 404
手足麻木 405
背作疼胀 405
目行头风 405
痔疮 405
吞酸 406
耳重 406
哮喘 406
头痛 406
头晕脑痛及痰滞 407
诸毒疮疖 407
头重目花 407
神晕头眩 408
跌晕 408
耳病 408
鼻渊 408
止鼻血 409
口干 409
咳红 409
伤食呕吐 409
目病 410
痞块 410
尾闾坠气 410
痰火 411
《道养初乘忠书集史》自序 412
总目 414
帝王全道 414
帝王体道 414
帝王修道 414
帝王慕道 415
师圣全道 415
儒臣得道 416
真人得道 418
道养初乘忠书集史 422
卷之首 422
帝王全道 422
盘古氏 422
天皇氏 422
地皇氏 423
人皇氏 423
循蜚纪 423
泰壹氏 423
因提纪 424
浑沌氏 424
帝王体道 424
太昊伏羲氏 424
炎帝神农氏 425
黄帝有熊氏 425
少昊金天氏 426
颛顼高阳氏 426
帝喾高辛氏 426
帝尧陶唐氏 427
帝舜有虞氏 427
夏大禹 428
周文王 428
周武王 429
汉文帝 429
师圣全道 431
赤松子 431
容成公 431
广成子 431
老子 432
孔子 433
儒臣得道 435
师尚父 435
周公 435
周公学太公及帝王孔子师考 435
文始先生尹喜 436
孟子 436
庄子 437
仇先生 437
列子 438
冯长 438
四皓 438
张良 438
潍阳侯裴公 439
刘讽 440
东方曼倩 440
鲍靓 440
葛洪 441
吴猛 441
许逊 441
钱朗 442
蔡如金 442
李泌 442
卢相国 443
李筌 444
刘彦广 444
刘郞中商 444
琴高 445
陶弘景 445
王乔 445
王道 446
真人得道 447
白石先生 447
彭祖 447
武当真人 448
太和尹真人 449
太极杜真人 449
太清宋真人 450
涓子 450
浮丘伯 450
王子乔 451
茅真人 451
安期生 451
河上公 452
马鸣生 452
阴长生 452
魏伯阳 453
张道陵 453
郑思远 454
杨羲 454
张果老 454
蓝采和 454
孙思邈 455
司马承贞 455
陈希夷 456
张紫阳 456
东华帝君 456
正阳帝君 457
纯阳帝君 457
海蟾帝君 457
重阳帝君 458
丹阳真君 458
长春真君 458
长生真君 459
长春真君 459
正阳真君 460
广宁真君 460
清静元君 460
房公 461
太虚李真人 461
紫琼真人 461
缘督真人 462
张三丰 462
刘长春 463
道学世家孝书像传 464
序 464
邵康节先生像 466
邵子文先生像 469
邵公清先生像 470
周元公先生像 472
程大中先生像 474
程纯公先生像 476
程正公先生像 478
朱韦斋先生像 480
朱文公先生像 482
陆子寿先生像 484
陆文安先生像 486
吕东莱先生像 488
吕子约先生像 490
张南轩先生像 492
张魏公先生像 494
附录
《神悟子传道集》八则 496
根本论 496
金丹说 496
开关法 497
采药法 499
火候法 502
温养法 504
面壁脱胎法 504
总论 505
长春刘真人语录 507
序 507
新刻长春刘真人语录 508
玄宗旨 516
蕙纕先生金丹直指 516
直指口诀 519
金丹关窍说 520
择地 521
筑基炼己还返 522
修炼须知凡九条 523
炼丹次第要知 525
《壶斋老人口诀》问答 530
坎离小交姤 530
乾坤大交姤 531
炼精化气问答 532
筑基炼己问答 534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930328 |
| 条码 | 9787516930328 |
| 编者 | (明)董希祖、(清)粘本盛 著 付前京(点校) 译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482 |
| 字数 | 502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