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服饰文化符号的保护与创新》共六章,以“服饰文化符号”为核心,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角度切入,系统地探讨了服饰文化符号概述、服饰文化符号的历史沿革、服饰文化符号学解读、服饰审美意蕴、服饰文化符号的保护以及服饰文化符号的创新。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本面向对服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设计师、文化工作者及相关政策制定者的实用指南,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服饰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热情与行动,共同推动服饰文化的繁荣发展。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山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山非遗纺织服装研究工作站负责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印花技术专家库。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服饰设计、造型艺术与理论研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获奖,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多部著作,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科研课题多项。
第一章#8195; 服饰文化符号概述
第一节#8195; 服饰文化符号学理论
一、符号学的基本概念与服饰文化符号
二、服饰文化符号的构成要素
三、服饰文化符号的功能与作用
四、服饰文化符号的社会背景与变迁
第二节#8195; 古代造物思想中的服装文化符号
一、古代造物思想溯源
二、古代核心造物思想
三、古代造物思想下的服饰造型艺术
四、古代造物思想下服饰的适度设计
第二章#8195; 服饰文化符号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8195;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一、夏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二、商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三、西周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四、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第二节#8195;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秦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二、汉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第三节#8195; 隋、唐、五代时期
二、唐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三、五代时期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第四节#8195; 宋、辽、金、元时期
一、宋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二、辽、金、元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第五节#8195; 明、清时期
一、明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二、清代服饰文化符号解读
第六节#8195; 近代
一、近代服饰文化变革
二、男女服饰特色
第三章#8195; 服饰文化符号学解读
第一节#8195; 中国传统服饰的艺术文化符号
一、服饰图案的符号学解读
二、服饰色彩的符号学解读
三、服饰民俗的符号学解读
第二节#8195; 中国传统服饰的礼仪文化符号
一、中国传统服饰礼制
二、人生礼仪服饰
三、岁时节日服饰
第四章#8195; 服饰审美意蕴
第一节#8195; 传统服饰纹样之美
一、传统服饰纹样中形态美的体现
二、传统服饰纹样美学特征的表达
第二节#8195; 传统服饰色彩搭配
一、传统五色观的功能色彩美
二、民间服饰体现的用色观念
第三节#8195; 传统服饰中的工艺技巧
一、面料技术的物质功能美
二、因势造型的缘饰工艺美
第五章#8195; 服饰文化符号的保护
第一节#8195; 服饰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价值
二、服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三、中国非遗服饰文化遗产面临的境遇与挑战
四、中国非遗服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第二节#8195; 基于博物馆展示的保护与传承
一、国内服饰图书馆概况
二、服饰博物馆实体展示形式
三、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形式
四、服饰博物馆交互式展示
第三节#8195; 基于现代技术手段的保护与传承
一、数字化技术
二、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
三、传统服饰色彩的智能提取技术
第六章#8195; 服饰文化符号的创新
第一节#8195; 服饰文化符号的创新设计
一、传统服饰元素的现代解读与重构
二、服饰文化符号的创意融合与再创造
第二节#8195; 服饰文化符号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应用
一、民族服饰元素的借鉴与创新
二、非遗服饰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创新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ISBN | 9787522928289 |
| 条码 | 9787522928289 |
| 编者 | 王瑀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180 |
| 字数 | 222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一般纯质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