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著名学者、作家梁鸿 首部人文讲演集
本书是著名作家、学者梁鸿的人文讲演及访谈集,不仅谈论文学与人生,也谈论中国社会与我们当下的时代。分享作家最走心的创作经验,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最具温度的人文识见,还原文学现场。梁鸿关注普通人与城乡普通家庭的悲欢故事,从中透视中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的情感与命运,表现出作家强烈而深切的人文关怀。文字保留现场说话的风格和原貌,就像是和读者的聊天谈心。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要有光》,小说集《神圣家族》,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四象》;学术著作《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和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曾获人民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文津图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一 讲演
爱与生活
用柔软对抗坚硬
文学与神圣人生
写作与世界的关系
我将永远站在大地的尽头
为什么再写《梁庄十年》
2020,我想和你谈谈
超现实语境中的非虚构写作
传统,一条运载的河流
对“非虚构写作”的困惑和疑问
旅行的“远方”和自我
不能再像鲁迅那样书写乡村了
故乡何以文学
断裂时代的痛与爱
做一个有趣的人
文学如何重返现实
非虚构写作与性别问题
二 对话与访谈
我们的灵魂是轻浮的,没有人思考向下的事物
生命本身足以让我们赋值
用一种研究的视角重新返回故乡
当我们谈论母亲
关于生平、创作与文学批评
找到你可能成为你自己的那部分
死者不会缺席人世间的任何一场悲喜剧
站在梁庄村头的那个人
非虚构作家一定要有面对现实生活场景的理解能力
时间的凝视者
写出地域性背后的普通性
女性生活内部的裂缝
一直走到现实的终点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 ISBN | 9787555919155 | 
| 条码 | 9787555919155 | 
| 编者 | 梁鸿 著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1-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370 | 
| 字数 | 274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纯质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