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美德、幸福与快乐-(柏拉图伦理学研究)

编号:
wx1203945541
销售价:
¥166.32
(市场价: ¥198.00)
赠送积分:
166
数量:
   
商品介绍

柏拉图写的是情景对话录,不是平铺直叙的论文。他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以分门别类的方式编排自己的作品。为使讨论更聚焦,本书以一种后亚里士多德式视角,即以伦理学进路窥探其哲学思想的面貌,指出其伦理学是一种以美德为基、以幸福为宗旨的幸福论伦理学。这种伦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何为最佳的生活方式和灵魂状态,重点处理的是美德、幸福和快乐这三者的本性及其之间的关系。本书没有逐一研究其作品,仅择取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伦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探讨其伦理学时采用发展论研究路径分阶段研究其伦理学的特征。柏拉图不同时期的伦理思想特征分明:早期热衷于单纯否定诗歌传统价值观,带有浓厚的苏格拉底式思想烙印;中期开始从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以辩证的角度看待诗性传统文化,不再一味地否定对手的道德观;晚期则逐渐摒弃对话录的戏剧性元素,尝试以更加理性、客观、建构和合作的方式讨论伦理问题。

张波波,哲学博士,现为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道德教育、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政治哲学。出版专著《柏拉图论正义与幸福:〈理想国〉第一卷研究》,在《现代哲学》《浙江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致读者
导论
第一篇 早期对话录中的伦理思想:以《申辩》为论述中心
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使命
第一节 从《申辩》到《克里同》:神的命令与人格化的法律
第二节 《申辩》与《理想国》:神圣使命作为对哲学的实践
第三节 从《游叙弗伦》到《克里同》:理性与虔诚
第四节 从《申辩》到《高尔吉亚》:对教师角色的否认
第二章 苏格拉底式理智主义
第一节 从《申辩》到《菲丽布》:对苏格拉底哲学与人格的指责
第二节 从《游叙弗伦》到《美诺》:美德即知识
第三节 从《申辩》到《斐多》:无人自愿作恶
第四节 从《申辩》到《普罗泰戈拉》:意志软弱不可能吗?
第三章 苏格拉底式问题
第一节 从《游叙弗伦》到《斐多》:苏格拉底式定义
第二节 从《申辩》到《理想国》第一卷:美德足以成就幸福吗?
第三节 从《申辩》到《吕西斯》:游离于两种幸福立场之间
第四节 从《游叙弗伦》到《普罗泰戈拉》:快乐与测量技艺
第五节 从《申辩》到《高尔吉亚》:幸福在于快乐吗?
第六节 从《申辩》到《欧蒂德谟》:唯一关注对象
小结
第二篇 中期对话录中的伦理思想:以《理想国》为论述中心
第四章 被遮蔽的《理想国》
第一节 如何读《理想国》?
第二节 《理想国》的命运沉浮
第三节 “理想城邦”图景的严肃性
第四节 政治作品还是伦理作品?
第五节 进入《理想国》的恰当路径
第五章 正义与幸福
第一节 《理想国》第一卷和第二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第二节 《理想国》第三卷:幸福与工作
第三节 《理想国》第四卷:灵魂三分学说
第四节 《理想国》第四卷:普通正义与柏拉图式正义
第六章 城邦与灵魂
第一节 《理想国》第六卷至第八卷:不完美的政制
第二节 《理想国》第四卷至第八卷:从城邦到灵魂
第三节 《理想国》第六卷至第八卷:政治批判
第四节 《理想国》第五卷至第八卷:政治教诲
第五节 《理想国》第一卷与第九卷:幸福论式伦理学
第六节 《理想国》第六卷与第十卷:“至善”与“相论”
小结
第三篇 晚期对话录中的伦理思想:以《菲丽布》为论述中心
第七章 幸福与美德
第一节 基于《理想国》的幸福观
第二节 《理想国》之后的幸福观
第三节 快乐即“至善”?
第四节 从悲观转向乐观看待非哲人的能力
第八章 性别与美德
第一节 性别平等与机会平等
第二节 从《申辩》到《法义》:对女性的负面评价
第三节 从《美诺》到《理想国》第四卷:美德不分性别
第四节 从《理想国》第四卷到第五卷:对女性的矛盾态度
第五节 从《理想国》到《法义》:美德的获得与性别无关
第六节 女性之友
第七节 柏拉图在对待女性之潜能态度上的摇摆
第九章 快乐与善
第一节 从《普罗泰戈拉》到《菲丽布》:过程与状态
第二节 从《理想国》到《菲丽布》:过程与活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2749112
条码 9787522749112
编者 张波波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9-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631
字数 717
版次 1
印次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