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以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执意体验的共情出发,试图重新定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础。纳尔逊认为,当代政治哲学没有认真对待自身的思想史基础,这不仅造成了其自身理论的困难,也遮蔽了近代早期那些更为有力而融贯的模式。当代政治哲学在20世纪70年代所发生的转向,在纳尔逊看来是一项致命的错误。纳尔逊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础界定为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晚期的伯拉纠主义,基于此种解释,其试图提供一种相较于当代政治哲学自身更为坚实的哲学基础论述。
埃里克·纳尔逊,哈佛大学政治系罗伯特·贝伦(Robert M. Beren)教授,哈佛大学学士(1999),剑桥大学博士(2002)。他的研究重点是近代早期政治思想史及其在当代政治理论中的影响。其研究兴趣包括共和主义政治理论史、世俗化现象等。他的其他著作包括《王权派革命》(2014)、《希伯来共和国》(2010)。此外,他还为《托马斯·霍布斯著作集》编辑整理了霍布斯翻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序言
第一章 伯拉纠源头
第二章 代表与堕落
第三章 “交易基础”:罗尔斯、反伯拉纠主义与道德任意性
第四章 平等主义与神义论
第五章 正义、平等与制度
第六章 “上帝把世界给了亚当,同时也给了其后代”——占有与左翼自由至上主义的挑战
结论 回到代表
致谢
索引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22755595 |
| 条码 | 9787522755595 |
| 编者 | 埃里克·纳尔逊 著 |
| 译者 | 孙嘉琪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280 |
| 字数 | 236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