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何虎生、何桂宏创作的《抗日战争之正面战场》共九章,约三十万字。本书以抗日战争的发展为序,详尽、客观、公正地描述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抵抗。**章讲述以卢沟桥事变为肇始,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国民党军队奋起抗击日寇。第二章讲述抗日战争防御阶段上海失守、南京大屠杀、国民党军队撤离徐州、黄河花园口决堤。第三四五章讲述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的重大战役。第六章讲述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第七章讲述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遭遇全线溃败。第八章讲述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捷报频传。第九章讲述1945年9月2日,徐永昌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本书除了记述国民党将士为抗战所做出的努力外,还指出了其表现的差异性。其中既有阶段性的差异,如战略防御阶段积极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转为消极抗战;也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的差异,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非嫡系部队则力量较弱。因此,本书用较多地篇幅、场面恢弘地表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整个活动过程。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战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进行了细节描述,是一部写作态度严谨、经得起推敲的作品。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现代人物传记知名作家。长期从事民国初年政党史、党史、中国近现代人物、解放战争史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伟人*》《百年小平》《百年*》《蒋介石传》《宋美龄传》等数十部著作。
何桂宏,199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为扬州大学副教授,主持多项重量、省部级课题,已出版多部著作。代表作品有《八年抗战中的国民党军队(1937-1945)》等。
导言
第一章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日寇
一、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第29军奋起抗战
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蒋介石决心以战图存
二、华北战场战事不利
日军控制了平绥线
津浦线北段战事失利
平汉线上大溃败
三、国共合作抗日在山西
平型关大捷
忻口大战和郝梦龄殉国
保卫晋东门户——娘子关
太原失守和华北正规战结束
第二章拖住日寇的进攻
一、八·一三淞沪会战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
中国军队先发制敌
淞沪成了血肉磨坊
二、南京保卫战
短期固守南京的决定
十万大军守金陵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三、中国军队撤出徐州
枪决韩复榘
粉碎日军会师台儿庄计划
台儿庄大捷,民族新生的希望
中国军队从容转移
四、激战中原大地
开封、郑州面临目军的威胁
开封被占,郑州危急
以水代兵淹灭日寇
第三章迎来艰难的相持阶段
一、誓守武汉
战线连绵数千公里的武汉会战
马当要塞轻陷敌手
中日双方会战武汉
二、百万大军激战在大江南北
陈诚调整部署守陪都
薛岳取得万家岭大捷
武汉保卫战进入困难时期
中国军队逐次抵抗
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广州武汉陷落
蒋介石决定整军
第四章三湘大地筑起焚烧日寇天炉
一、长沙之虎取得湘北大捷
日寇要攻击湖南长沙
薛岳抗命坚守长沙
“湘北大捷”
二、第二次长沙大捷
阿南惟几与“加号作战”计划
第二次长沙会战
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
三、天炉熔“太阳”
薛岳创造“天炉战法”
目军走向薛岳布置好的“天炉”
中国军队取得了一次真正的大捷
四、虎贲之师血战常德
日军十万攻击常德外围
第57师几乎全部阵亡
第五章相持阶段有会战
一、中国军队增强防御战
中国军队开始攻势防御作战
李宗仁指挥随枣会战
“上高大捷”是“最精彩之战”
二、力不从心的攻势
昆仑关大捷
中国军队发动冬季攻势
傅作义指挥绥西抗战
三、艰苦的拉锯战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死
铁壁中条山陷落
浙赣会战中国兵败
第六章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
一、中英协商防卫缅甸
国民政府准备入缅抗日
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英国请求中国军队入缅支援
二、中国军队扬威异域
“海鸥将军”戴安澜浴血奋战
中国远征军为英军解围
仁安羌大捷
三、中国远征军撤出缅甸
英缅军率先撤退
中国远征军全面溃败
中国军队进入印度
第七章豫湘桂全线溃败
一、豫中会战,连失重镇
日军打通平汉线
洛阳落入敌手
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殉国
二、长沙衡阳陷落
长沙被日军轻易占领
日军攻占衡阳机场
军长方先觉向日军投降
三、桂柳会战,国民政府打算迁都
桂林、柳州失陷
大陆交通线完全打通
第八章缅甸、滇西捷报频传
一、摧毁日军缅北防御体系
史迪威整训中国驻印军队
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日军
全歼孟拱河谷日军
日军缅北防御体系瓦解
二、滇西反攻作战
滇西中国军队开始集结
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松山之役
三、打通中印交通线
孙立人占领八莫、南坎
“人猿泰山”计划完成
第九章驱逐日寇出中国
一、豫西鄂北大会战
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冈村宁次还要局部反攻
鄂北恢复战前态势
二、湘西大捷,一雪前耻
王耀武构筑雪峰山工事
张灵甫诱敌至新化、武冈
何应钦草率结束湘西会战
三、三九良辰,普天同庆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降
徐永昌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
中华民族普天同庆
后记
卢沟桥是北平以至整个华北通向*国南部的咽喉之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由于日伪已经构成了三面合围北平的态势,位于平汉线附近的卢沟桥地区军事地位更是非同一般。如果*国军队守住这个桥头堡,进可攻,退可守,而一旦被日军占领,北平就会成为一个孤立无援的死城。一场国人期待了多年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就在这个敌我必争之地打响了,卢沟桥从此又成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卢沟桥抗日枪声响起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庐山,看完华北地方当局的“特急电报”,他隐隐地意识到,这次真的是无路可退了。
7月8日,他在日记中愤愤地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蒋介石不敢有丝毫大意,在当天立即致电宋哲元,指示如下:。t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与此同时,蒋介石急电也雪花般地传到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第40军军长庞炳勋、第85师师长高桂滋的指挥部,命令他们亲率部队火速向石家庄集中。蒋介石再次电示宋哲元:“从速构筑预定之国防工事”,强调‘‘守士应具决死决战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即使谈判,也‘‘务期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
9日,双方军队达成口头协议:停止射击;日军撤至丰台;华军撤至宛平以西,宛平由保安队接防。
华北一向是宋哲元的天下,他对蒋介石、对日本、对救亡都有两面性。对蒋介石,他是一面保持上下级关系,一面又行使自治,例如用人、行政、关税、盐税、统税等都归自己支配,成为独立化的政权。对日本,他是一面妥协,一面敷衍,碰到*大问题就推到南京政府去解决。对救亡,他是一面反共;一面主张“枪口不对内”;一面不敢公开镇压*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一面反对在冀察两省举行抗日游行示威。
当时宋哲元正在山东老家乐陵省亲,华北防务由他的部将张自忠负责。第29军将士在当时已经奋起反击日军人侵,日军也在考虑扩大事态,但宋哲元显然对卢沟桥事变的性质和**的抗日热情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对平津防务进行调整,而把大部精力用于与敌谈判周旋以期“和平解决”上。
但是,和平的幻想很快就被不断传来的密报粉碎,日方大批援军正从关外和天津方向源源开来,仅关东军一周时间就调来了一个师团的兵力,日本靠前和朝鲜另有五六个师团的兵力正在增调中。各方面的情报纷纷传至南京,蒋介石等人*常明白,日本当局肯定有更大的企图,至少,日军这次不拿下冀察平津地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7月11日,宋哲元奉蒋介石之令,从山东乐陵老家启程返回北平。在北平郊外丰台车站,宋哲元乘坐的火车刚刚驶过,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枕木飞溅,硝烟浓烈,一片狼藉。*国在华北的*高行政长官险些成了第二个张作霖。回北平后的宋哲元,立即着手部署对日军事。8天以后,如有神助的他再次从日本特务的地雷下死里逃生。
华北不会上演第二个“皇姑屯事件”,也不会出现第二个“伪满洲国”。暗中进行的阴谋活动破产后,日本决定以赤裸裸的武力进占华北。7月16日,日军在准备停当后,全力向华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无意真正停战,谈判仅仅是掩盖其继续侵略*国的真正动机的烟幕,在整个谈判交涉期间,日本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一批批增援部队从日本开赴*国。所谓停战谈判、所谓“不扩大局面”,只是自欺欺人、装装样子而已。
19日,蒋介石关于“*后关头”的讲话公开发表,次日,日本政府对国民政府有效关闭和谈的大门。既然*国政府不愿就范,那么日本帝国主义似乎就有了扩大侵略的借口。迷人的烟幕散尽,日本侵略者终于露出狰狞的真面目。日本外务省立即召开首脑会议研究*国政府的反响,将*国政府的答复歪曲为“毫无诚意”,表示难以接受。这次首脑会议提出:“目前事态恶化的原因,在于南京政府一面阻碍此协定,一面不断调中央军北上。当此时机南京政府倘不幡然醒悟,解决时局将全然无望。”P4-5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ISBN | 9787500862369 |
条码 | 9787500862369 |
编者 | 何虎生,何桂宏 编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15-09-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44 |
字数 | 300.00千字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